106:无可选择将共青团派作为主要权力渊源

  ●他总是在现实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按照他自己的政治目标和价值观念来甄选队伍,也无可避免地要带上自己的感情倾向

  总的来看,胡锦涛提拔使用干部,确实没有超出对共产党组织部门所要求的干部提拔的标准,力求做到“用人唯贤”和“搞五湖四海”;他也严格恪守干部培养、考核、提拔的组织程序,基本上没有被人抓住任何把柄。即使如此,他总是在现实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按照他自己的政治目标和价值观念来甄选队伍,也无可避免地要带上自己的感情倾向。胡锦涛五十九年来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二十多年来从政经历,他能够依靠的权力渊源、派系归属,不外乎以下几个:胡家和刘永清家的亲属故旧,江苏和徽州同乡,清华同学,甘肃、贵州和西藏的同事、部下,共青团系统干部,以及中央党校部下和学员。胡锦涛对故旧亲友中他认为正派而能干的人,「给他们压点担子锻炼锻炼」。但是即使熟悉和亲密如其夫人刘永清的表弟、即共产党老报人常芝青的儿子常大林,现在担任光明日报社旗下《博览群书》杂志的主编,按其学识资历,应该说这个职务并不出格,看不出胡锦涛为他有过任何说项。胡锦涛在贵州、西藏的部属并无突出的上升,例外只是西藏的工作搭档、当时的两个区委副书记田聪明和张学忠。二○○○年七月,田由国务院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调任新华社社长;二○○○年十二月,张由国务院人事部副部长升任部长。 张学忠是胡锦涛在甘肃工作时的私人故交。他在兰州军区司令部当过秘书,后来慢慢爬升成甘肃分管科技的副省。一九九一年,胡锦涛因为身体不适应青藏高原环境,只能在四川成都遥控西藏事务,便向中央请求调来张学忠担任西藏区委副书记,坐镇拉萨执行自己的意旨。三年后,已经进了政治局常委的胡锦涛又将张学忠安排到人事部任常务副部长,给宋德福当助手。对于在长期工作经历中接触的人才,他都记在心里,找适当机会提携,非常谨慎小心地逐步部署自己的班底。胡绩伟的秘书王晨后来在光明日报社工作,长期没有得到重用。是在胡锦涛过问之后,才崭露头角,在光明日报总编辑徐光春调任中宣部副部长后,接替了总编辑的重任;后来他又晋升为中宣部副部长,二○○一年,胡锦涛又将之安排为人民日报总编辑。正如寇健文所分析的,胡锦涛在贵州和西藏当书记时能培养的人马有限,目前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党校干部受训时间短,且很可能已“各拥其主”,很难像共青团一脉相传。说去说来,还是共青团的干部最“为我所用”。从胡锦涛到下边视察、出国访问时身边随行人员,可以看出他在各方面的智囊班底已经隐然成型。最近外界最感兴趣的是两个过去曝光很少的人,令计划与汪洋。胡锦涛首席幕僚长令计划何许人?

  ●胡锦涛手下两颗新星渐露头角

  四十六岁的令计划来自山西,在共青团中央机关工作之初,正是从山西崛起的韩英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时期。他原本是团中央宣传部一般干事,后来被分管宣传的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高占祥选去作秘书。在共青团十大之后高占祥调到河北省委当副书记,令计划帮助高占祥到石家庄安顿后,又回到了团中央──倘若令计划一直跟随高占祥,不一定有今日的辉煌,因为高占祥后来的仕途停滞不前。长着一副娃娃脸的令计划,头脑灵活,办事精干,但在团中央熬了好几年,在职拿到山西大学文凭之后,才从团中央宣传部宣传处副处长一路提升。在宋德福和李克强主政团中央时代,他一直当到团中央办公厅主任。胡锦涛被邓小平等元老隔代钦定为江泽民的接班人两年后,令计划从团中央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担任政治组组长,后来又任胡锦涛办公室主任,正式成为胡锦涛幕僚长。令计划是在二○○○年六月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身份为中宣部长丁关根出访送行,一个月后又陪同胡锦涛出访亚欧五国,这位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名字才见诸报端。在二○○一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令计划成为人大主席团的副秘书长,其角色才受到外界重视。有人形容他的地位一如当年的曾庆红,将会随胡锦涛黄袍加身而成为中南海的“大管家”。但是与曾庆红相比,令计划没有地方和经济工作经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缺陷。

  现任国务院计划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汪洋原来长期在地方工作,不太引人注意,但最近显然已经成为胡锦涛在经济方面非常倚重的人物。汪洋崛起于胡锦涛的祖籍家乡安徽,八十年代当过宿县团地委副书记、安徽团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二十九岁时转到安徽省政府,担任副厅长级的体委副主任,后当铜陵市长。一九九二年,在胡锦涛进入中央决策圈时,他在地方上也开始冒升,一九九三年担任安徽副省长时才三十八岁,为当时最年轻的副省长,不久又升为常务副省长,一九九七年担任安徽省委副书记,一直主管安徽发展计划和经济。一九九八年到北京来,担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又是最年轻的副主任。他常陪同朱镕基总理到各地视察,最近又随胡锦涛访问中东数国,锋头甚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