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担任国家副主席后,出访任务急剧增加,而且是由对方政府正式邀请和接待了
第一次重要出访,是二○○一年十月访问俄国、英国、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康锐的话说:胡锦涛的“每句话都会受到严密关注,不仅是华盛顿和其它外国首都关注,也受到中国国内关注”。
令人惊奇的是,中国的王储从来没有访问过俄罗斯和西欧,更不用说美国。事实上,谁都回忆不起来胡锦涛曾经单独会见过美国高级官员。借用唐诗,胡锦涛犹如“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波士顿大学中国政治研究专家傅士卓(Joseph Fewsmith)教授也说,“这次访问是胡的走出去”。从莫斯科到伦敦、巴黎、柏林和马德里,几乎都视胡锦涛为中国“未来第一号”人物,给予最高等级“国宾”礼遇。在伦敦,胡锦涛和夫人前往白金汉宫和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会面二十分钟;在巴黎,希拉克总统接见胡锦涛。国际政治舞台,毕竟还是实用主义作主宰啊。香港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后来在《凤凰周刊》上发表文章《直面国家副主席胡锦涛》,记述了在欧洲跟踪采访的几个细节。文章介绍:胡锦涛十月二十九日出访英国伦敦,这是他欧洲之行的第二站,代表团下榻的Dorchest酒店。车队抵达酒店之前,警方将所有记者拦到了距离酒店大门口十米外的地方,并且用铁栏杆拦起一个采访区。闾丘露薇写道,胡锦涛活动日程非常紧凑,这天在酒店进进出出八次。
我们坚持每次在他的车队出现的时候,站在采访区内,大声地喊他。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九点,虽然非常的疲劳,但是我们还继续在酒店门口等,媒体只剩下我们一家了。我和另一位同事站在寒风中,觉得快冻僵了。十点半,车队回来了,摄影师照例开亮了机头灯,而我则举起了挑竿话筒。当胡锦涛的车在酒店门口停下,和他同一辆车的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先下了车,然后胡锦涛下了车,他扶了扶眼镜,然后径直向我和摄影师走来。这让我喜出望外,我马上拿起有凤凰台标的手持话筒,这样只要我们之间的距离在四米以内,我还是能够收到他的声音:“我看你们很辛苦,白天晚上都在这里,你们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我来看看你们。”
●祝愿林希翎“活得更好”
曾陪同胡锦涛出访的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古昌后来曾经很惊佩地谈起一件小事:在那次出访结束回到北京,胡锦涛接见所有随团工作人员,向他们一一致谢,“连厨子的名字都准确地叫出来”! 他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看着自己的,除了面前的西方国家首脑、媒体,身后还有第三代领导集体尤其是其核心,所以,要谨慎又谨慎。西方要人、媒体谈到对他的印象,只能是“平易近人”、“不耻下问”、“温和细心”之类表面印象。
百密一疏。胡锦涛戒慎戒惧,还是有时会留下一些被人抓住的辫子。香港《大公报》特约记者高洁报道说:在巴黎中国大使馆欢迎胡锦涛的人群中,出现了中国早期“异议人士”林希翎。这位一九五七年的北京学生领袖,今天短袖花裙红外套,“准备在华人华侨合照中,留下鲜艳的回忆”。 她早就写了一封短信,夹在一九八五年出版的《林希翎自选集》中,书的扉页写上“几步历史的脚印”,包好了,偷偷带在身上。领导人照完相后,“我等他一出来,立刻上前对他说:‘胡副主席您好!我是林希翎,我送你一本书。’”林希翎描述道:“胡副主席一听他所熟悉的这个名字,非常热情地跟我握手。”林希翎说:“我还活着!” “哎呀,你怎么这样说。你会活得更好!”胡锦涛回答。他接过了林希翎送的书。
事后林希翎接受大公报采访时说:“胡又年轻、很有智能、有文化修养。总体来讲,质素比较高。这对中国未来的改革、人民的幸福,都是一件好事!”
尽管林希翎今非昔比,早已经不是“异议人士”了(能被中国驻巴黎大使馆邀请作为爱国华侨华人代表去与胡锦涛合影就是明证),但是她毕竟是个敏感人士,胡锦涛所说“你会活得更好”在他来讲不过是顺口对于林希翎“我还活着”的回应,却可以被人作多种解释——“党和国家领导人”怎么能说话这么不慎重呢!后来果然传出中南海内有人颇有微词。
●“接班年”伊始介入“统一祖国”事务
二○○二年,是胡锦涛预定接班掌权的一年。元月二十四日,北京举行了“江八点”七周年座谈会,胡锦涛居然也来了。胡锦涛过去极少参加对台会议,也几乎从来不发表对台的政策言论。在与外国首脑会谈涉及这一问题时,他都只是拿出中国既定的一套标准原则提法照本宣科来应付,而这次他居然大驾光临,人们推测说,随着十六大换届,对台领导小组成员一定要大幅度换班,胡锦涛也将取代江泽民当这个对台领导小组组长了。中共中央对台领导小组是中共对台政策的最高指导机构,组长江泽民,副组长钱其琛,组员有曾庆红、中央统战部长王兆国、陈云林、国安部长许永跃、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和汪道涵等人。胡锦涛本来没有列名其中,突然参加这次会议,不能不说有某种象征含义。这条电视新闻中胡锦涛的画面频频出现,压过主角钱其琛,美国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傅士卓指出,胡锦涛出席这个会,除显示接班的态势外,也透露胡已开始逐步掌控对台政策。不过,关于这次会,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中央社报道,胡锦涛在会上发了言,表示:台湾“本土化”并不等于“台独”,民进党也不等于“台独”,今后将有条件欢迎民进党人士访问大陆,增进彼此了解。这番富有象征意义的话甚至被北京的台湾事务专家解释为中共最高层对台湾释出的善意信息。没想到,事隔一天,中共在香港的报纸《文汇报》发出消息说,经询问中共有关部门澄清:胡锦涛在座谈会上根本就没有讲话!上述讲话全部都是中央社编造的。新华社的网页上也撤掉了对胡锦涛参加这次活动的报道。这件事让台湾有关方面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