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四声巨响,三条人命,一场风暴

  ●有人要求江泽民立即穿上军装,向全国人民发表电视讲话;有人要求立即召回中国驻美大使;还有人要求中止与美国高层的一切交往……留给胡锦涛发挥的空间,其实只有在声调语气、在表情节奏上:既要呼应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同仇敌忾的万丈怒火,又要给他们濒于失控的情绪降一降温,使他们的言行控制在当局所能控制的轨道内

  一九九九年北京时间五月八日,星期六,本来是个可以轻松的日子。凌晨,一个惊人的消息从贝尔格莱德急速地传到北京,首先震惊了中南海,随后震惊了全国和全球。不到七点,包括胡锦涛在内的在京的政治局常委、委员、军委副主席家的保密电话响了,中共中央办公厅总值班室紧急报告:大约一小时以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了我驻南使馆,已造成多人伤亡,馆舍严重毁坏。值班室通知胡锦涛立即参加政治局会议商讨对策。北京和全国许多城市掀起了大规模的抗议怒潮。大批学生前往美国大使馆和各地领事馆示威,并强烈要求中国政府当局对美国采取强硬报复措施。北京抗议者包围大使馆,向使馆投掷石块砖头,砸破了使馆的玻璃;成都的抗议者还放火烧毁美国总领事的官邸……

  中南海最高层如何应对这一突发事态,署名为“宗海仁”(人们猜测说这个笔名是“中南海”的谐音)的《朱镕基在一九九九》(明镜出版社)一书中披露: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一个人的脸都紧绷着,严肃而愤懑。会议期间不时有消息传来。主持会议的总书记脑袋象霜打过一样抬不起来,他用近乎喑哑的嗓子开场:“……我一听到这个消息,除了满腔的愤怒,说不出一句话来,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是一次群情激昂、义愤填膺的会议。有人要求总书记立即穿上军装,向全国人民发表电视讲话;有人要求立即召回中国驻美大使;还有人要求中止与美国高层的一切交往。最后会议作出了七条决定。

  ●最高层频繁商讨采取何种对策

  美国不肯道歉,国民不肯罢休,最高决策层左右为难。到底采取何种对策,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在几次会上,政治局、军委、外交方面的负责人,以及几个还能视事的元老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李鹏、李瑞环、朱镕基都发了言,江泽民力图高人一筹,从世界战略格局和亚太及周边形势分析;钱其琛指出如何将坏事变成好事;迟浩田要求“一定要作出强烈的军事回应”,张万年说:要“尽快研发一些对方难以揣磨或无法准确评估效能的防御武器和报复性武器”……胡锦涛也在会上发了言。他说:“当前最重要的是:

  一、坚定地表明政府在处理此事件中的立场,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

  二、抗议活动要保持克制,方式方法要文明,不给敌人以口实;建议各地在游行示威当中切勿采取烧、打、砸的过激行动,切勿在来历不明的采访者面前发表冲动的言论,更不能将矛头指向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

  三、坚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以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回击反华势力的阴谋;

  四、对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充分肯定并及时加以疏导,包括:

  (一)、发动各级组织开展思想工作,坚持说理,疏导情绪,控制事态;

  (二)、尽快提出具体而合理的善后要求,如要求严惩肇事者,向联合国及国际法庭控诉,提出赔偿要求等等,减少群众抗议活动的盲目性;

  (三)、群众需要更多地听到中央的声音、领导人的声音;

  (四)、回击西方媒体别有用心的指责。

  不难品味出,他的发言更为具体务实。

  ●不接受美国的“误炸说”

  美国政府领导人以及北约发言人提出“旧地图“说、“误炸”说,中央最高决策层就此请来一批在中国顶尖的军事战略专家、武器专家,胡锦涛与其它领导人一起认真倾听他们的分析:从中国使馆区的地理位置和分布看,使馆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区以外三公里左右,馆舍周围开阔,数百米以外才有其它民用建筑,附近没有任何军事目标。五月七、八日两天,是北约对南空袭最猛烈的两天,北约对已经遭到破坏的南联盟空军司令部和内务部大楼连续轰炸,许多外国外交使团驻地就集中在这两个军事目标附近,都没有遭到附带破坏和人员死伤,距离这些军事目标相当遥远的中国使馆为什么反而遭炸呢?北约对南联盟,大凡重要军事目标早已进行实地勘察,精确定位过,在空袭后,北约总部每天对空袭目标都要重新确定一遍,怎么可能偏偏漏了这个注定造成外交灾难的目标? 军事专家判定:这件事只能是美国最高决策层所为,决策的依据源于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的情报。尤其是轰炸机是从美国本土起飞执行轰炸,执行完任务后,不作停留,直接飞回本土,完全避开北约的监视和控制。这就更说明美国的阴谋,是美国撇开北约而有意试探中国的一个极其险恶的阴谋。从中共最高决策者的讨论看,主要思路是:

  在美国认定中国的民运分子已构不成对中共的挑战,中共内部解体尚看不到眉目之时,法轮功信徒大规模围困中南海,是否给了美国一个信号,让他们认为中国国内潜在不稳定因素爆发的时机来到了?当时又正值“6.4“十周年即将来临,正是中共最高当局和社会神经最敏感的期间,美国是否有意通过轰炸激发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引发持续的大规模抗议,最终将对外愤怒转化成政府和民间的对立,引发更大规模的反政府抗议甚至内乱?来自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消息,曾庆红和他的班底为江泽民设计了一套应对方案,基调是:为了避免过于刺激美国,保留外交回旋空间,不使近年来中美高层互访所建立起来的交流氛围恶化,最好的办法是让民众发泄怒火,政府只是引导;让与美国没什么渊源的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代表官方出面,发表声明,保留政策上的弹性;避免民众抗议中的过激行动和将抗议矛头转向中央。这套方案终为中央政治局所接受。

  ●代表党和政府发表抗议电视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确定的对策是:对“误炸”说坚决否定,认定这是美国的蓄意所为;当前,大局还是继续推进邓小平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路线,为此,还是要以稳定全国、稳定现行外交政策格局为基调,“与美国的斗争是长期的,今后主要体现在外交战线上”,中美关系的原则是“斗而不破”,对外宣传一律以新华社发稿为准。

  政治局决定暂不由江泽民出面,而由胡锦涛出面发表电视讲话。

  五月九日晚,全国人民在电视上看到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就北约袭击中国驻南使馆发表电视讲话。胡锦涛这次受命代表党中央,在电视讲话的内容上不可能有什么独创的东西,都是决策圈会议上作出的决定,哪怕一个字一个标点都经过集体讨论、再三推敲。后来外界有评论说:中国政府一直害怕任何公众抗议,害怕任何情绪化的聚会导致失控,现在却表示支持人民上街游行,尽管是针对美国和北约。胡锦涛是表示那种政策改变的唯一公开发言人。显示胡与其它资格较老的领导人不同,并不惧怕群众运动。甚至还说“他似乎和毛泽东一样,自信可以控制这种运动,并将其导向对共产党有利的发展”——这种说法实在是对中共太不了解了!留给胡锦涛发挥的空间,其实只有在声调语气、在表情节奏上:既要呼应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同仇敌忾的万丈怒火,又要给他们濒于失控的情绪降一降温,使他们的言行控制在当局所能控制的轨道内。

  从电视屏幕上看,他完成这一任务还是称职的——尽管在某些激进的学生看来,胡锦涛讲的话完全是温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