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所做的第二方面工作,是加强对西藏社会的各项管理措施。例如,推动西藏自治区政府“对拉萨外来人员进行全面申报登记”等制度;辅以显示军威,阻吓各方挑战势力
西藏宗教出家人员,经过十多年“拨乱反正”,有了很大增长,达到四万人,虽无法跟一九五○年僧尼占西藏总人口百分之十一强相比,但是也相当可观了。这批人如何管理是当局最头疼的,胡锦涛和西藏当局虽然左右为难,但不断颁布管理措施,尽力做到外松内紧。
第三方面,是推动西藏经济开放搞活,活跃市场,其用意,是为了加快西藏经济发展,提高藏民生活水平,抒解社会压力,也为了转移民众的注意兴奋点,让大家将主要精力花在从事生产经营上。还有一层考虑,是想加强西藏与内地“祖国大家庭”的千丝万缕的经济文化联系,从根本上巩固和加强西藏对中央的向心力、凝聚力。
胡锦涛因为有贵州工作的经验和社会联系,对加强西藏与其他兄弟省区的横向区域经济合作,以及与毗邻的国家的交流十分感兴趣。西藏因为党中央已有特殊政策和专门方案,做好了沿海省市分工包干对口支援西藏建设项目的安排,无须当地领导到处求人,西藏领导人便将主要精力花在区域合作上。六月三十日,胡锦涛以东道主的身份,出席在拉萨举行的“西南六省区经济协调会”。他参加外事工作会议,会见尼泊尔驻拉萨总领事拉纳?巴哈杜尔塔帕,开放边境口岸,搞活对外贸易;出席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分行各支行行长会议,推动加强金融管理和改革;参加自治区科技工作会议……
胡锦涛仍然跟以前一样,四处视察,调查研究,很快摸清了西藏自然和经济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发展方略。他认为:西藏百分之八十是农牧民,农牧业产值占总产值近百分之八十,所以西藏经济仍必须以发展农牧业为主。重点开发一江两河流域(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使西藏这片腹心地带成为全藏商品粮基地、副食品生产基地、轻纺手工业基地、科技试验推广基地。建成羊湖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等骨干电站,基本解决西藏腹心地区供电问题。改造主要干线公路,发展民航,改善藏内外交通状况。
胡锦涛又使出了他在贵州使过的杀手涧:“把发展教育、培养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根本大计,从基础教育抓起,努力使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但是在西藏这一手是否能推行成功?恐怕未必,他自己也来不及看到实践结果了。
不过,我们还是惊异他的出生背景给他打下的烙印——徽州的两大人文特点,一是徽商,二是徽学。胡锦涛到了贵州、西藏,就把商品经济讲到哪里,把重视办学讲到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