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拼死拼活,胡锦涛领导的贵州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有些进展,各项经济、文化指标也大有增长,但是人民生活实际改善相当有限。胡锦涛在任期内,也没有来得及扭转贵州粮食无法自给的局面
胡锦涛认为贵州要从实际出发,切实改变以粮为纲的做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不适宜种粮的地方,就得调整,对三十五度以上的坡地要退耕还林;他举例说,许多地方种油菜和烤烟,已成为全省及烟区的主要财政支柱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大家就应该学习这种思路——从不吸烟的胡锦涛,为了经济,不得不对烤烟大表兴趣了。
同时他催促加快执行中央“有水快流”的方针,在有矿产资源的地方,发展小煤窑、土法炼焦、提炼铅、锌等等。他还大力破除地县这一层主管希望上面拨款投钱的“等、靠、要”思想,要他们多打“短平快”,上那些投资少、技术要求低、适宜群众性开发、见效快的项目。通过“滚雪球”,逐步发展起来。
几年拼死拼活,胡锦涛领导的贵州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有些进展,各项经济指标、文化指标也大有增长,但是人民生活的实际改善相当有限。根据《贵州年鉴》所载有关部门公布的逐年抽样调查的数据,胡锦涛当政的几年中人民收入和增长情况如下:
一九八六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七四二元,比上年增长十三点六;农民人均纯收入三○三点五七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点六(均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这一年人均收入在二百元以下的贫困户比例为百分之十八点四(我们在前面提到,一九七八年贫困户为百分之九十五点八);
一九八七年,物价上升势头较猛,城镇居民虽然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八一一点九二元,但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收入水平不升反降了百分之零点二;农民则得到较多实惠,人均纯收入三四一点八四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点八;收入在二百元以下的贫困户比重下降到百分之十二点四(但是统计人员好象并没有考虑到随著价格上涨,这条“二百元”贫困线,也应该向上浮动);
一九八八年,通货膨胀更烈,全年商品物价指数上升了百分之二十点二。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九三八点一七元(在《贵州年鉴》后面表格中却载为九八○点四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五点五(该年鉴后面表格中为增长百分之二十点八),但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收入水平比上一年竟下降了百分之四点九;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三九七点七四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六点四,却没有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数字。此外,在二百元以下的贫困户比重,降到百分之七点七二。
胡锦涛在任期内,也没有来得及扭转贵州粮食无法自给的局面。长期依靠调进粮食解决吃饭问题的贵州,是在他离开之后的九十年代,才农业连续六年获得丰收,一九九八年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在此前连续三年保持在一千万吨以上的基础上,该年更达到一千一百万吨,农村人均占有粮食达到三百五十公斤以上——在二十世纪快结束时,贵州终于初步实现了农村人口粮食自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