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园,胡锦涛结识的人中最重要的一位,非刘永清莫属。周末他常常随小刘到她舅舅、《光明日报》前总编辑常芝青家去,常芝青从政治上点拨胡锦涛,他对他的首肯,是他们确定爱情关系的一颗很重的砝码
在清华园,胡锦涛结识了很多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位,非他未来的妻子刘永清莫属。
胡锦涛何以最终赢得了刘永清的芳心?
当时清华女生不多,全体女生都住在两栋学生宿舍楼。刘永清的女生宿舍离胡锦涛的宿舍不到二十米。胡锦涛要想与刘永清交往,是有地利之便;不过,这“近水楼台想得月”者没有上百也有几十,水利工程系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达到十几比一,可想而知女生怎样被追求者包围和争夺了。
胡锦涛是班上年龄最小的男生,刘永清则是班上最年轻的女生。刘永清个子不算高,皮肤白皙,相貌秀气,性格文静,在水利工程系是男生们争相呵护的小妹妹。她为什么来到这个一贯是男人天下的水利工程系?并不太好解释。她是从北京考入清华的,父亲是副局级干部,不过,当时她父亲似乎并不在北京任职,因为她经常在她母亲的哥哥、前《光明日报》总编辑常芝青的家里度周末。五十年代末期的一个副局级干部,在外地就算不低了,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到了北京往往就没人买帐——也就像后来那句笑话所说,“不到北京不知自己官小”;还有人讥讽说:北京的“部长一会堂,局长一走廊,处长一操场”。或许,这是刘永清虽然进了这个名牌学府,却只能进冷门专业的因素之一吧。
但不管怎么说,刘永清是干部子女,胡锦涛家庭成分却是小业主,中间有一定政治等级的差距。这个等级是如何被胡锦涛跨越的?
有些港台海外媒体猜测说,因为胡锦涛是舞会上的“白马王子”。胡锦涛会跳舞也喜欢跳舞,这不假。在六十年代初期,大跃进造成的严重破坏迫使中共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文化生活也有所松动,从“反右”的朔风严霜中慢慢回暖。清华到了周末也常常举行舞会,让年轻人释放青春的能量。胡锦涛是舞会上的活跃分子,快三、慢四,翩翩穿旋,他往往会邀请坐在角落里不大吭声的刘永清。
但如果认为胡锦涛是因能歌善舞打动了刘永清,就未免太看轻了他和她了。报考进了水利工程系的少男少女,怎么会仅仅被舞步吸引住呢。
胡锦涛虽是学工,却爱好阅读文艺作品,常常到图书馆去借小说看:《红岩》《青春之歌》《创业史》……看了又推荐给刘永清。借书,还书,读书,谈书……成为两颗年轻的心交流的重要内容。他们慢慢走得越来越近了,行动越来越公开。
有理由相信,刘永清的舅舅常芝青的看法,对于他们确定爱情关系,是一颗很重的砝码。外甥女就在自己眼皮底下,自己的妹妹、妹夫把女儿托付给自己关照,她的终身大事,他能不闻不问吗?胡锦涛在北京没有别的亲戚,他与刘永清交往后,随著刘永清到常家去玩,后来走动越来越勤,常家简直就成了他的第二个家。那时,三年困难时期虽然度过,但是校园生活毕竟还是清苦,不仅学校食堂没有油水,当学生的也囊中羞涩,于是周末两个年轻人来了,常家总要为他们特别做几个好菜端上餐桌补一补。
那时五十来岁的常芝青,在中共新闻战线上可不是等闲人物。他是山西交城人。1935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西北《抗战日报》总编辑,《晋绥日报》总编辑、社长,新华通讯社晋绥总分社社长。建国后,历任重庆《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社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光明日报》总编辑。胡锦涛随刘永清到他家度周末那段时节,他已经不当这个总编辑了,去管几家财贸报刊。
说起他不当《光明日报》总编辑,牵涉中共高层当时的一场为期甚短就夭折了的探索。他的这个职务,是被后来闻名天下的“大右派”储安平接替的。《光明日报》创刊于中共建政前夕的一九四九年六月十六日,最初由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主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都为《光明日报》创刊题词,毛泽东题词是:“团结起来,光明在望”,周恩来题词为:“光明之路”,朱德题词是:“民主光明”。一九五三年一月,《光明日报》改由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主办,读者对象也主要是知识分子,但是领导权掌握在中共手里了。一九五六年,中共八大前夕,中共最高层觉得民主党派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了几年,可以放放手了,不妨推进一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舆论界作出点“民主”样子,决定把《光明日报》还给中国民主同盟。便要撤出担任总编辑在这里镇守的中共老革命常芝青。中宣部副部长姚溱曾去找过老报人徐铸成,希望他接替主持《光明日报》,徐铸成没有答应。后来几经周折权衡,储安平被选中了,一九五七年四月一日走马上任。不料,他刚当了两个多月总编辑,椅子都没有坐热,毛泽东“阳谋”大展,储安平也成了被“引出洞”的“蛇”,因放言“党天下”而被中共反手一掌打成了“右派”。他过去办《观察》杂志的历史也被翻出来寻找他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历史、思想根源,据学者谢泳的研究,论对《观察》的详细批判,要数《“从联合政府”驳储安平》《从储安平——〈观察〉看民主的个人主义新闻观点》两篇长文,而这两篇长文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被储安平接替的《光明日报》的前总编辑常芝青。
常芝青无疑是党性坚强的中共新闻老兵,胡锦涛认识他的时候,他虽然不会对这个后生小子谈什么高层机密,但是从政治上加以考察和点拨,却是他乐此不疲的——毛泽东那时已经向全党提出了要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并提出了五个条件了么。关于知识分子应加强思想改造,关于五七年资产阶级右派向党猖狂进攻的经验教训,他都会对两个年轻人诲人不倦,在给他们加餐补充营养的同时,给他们精神食粮。
小业主家庭出身、亲友都是城市中底层民众的胡锦涛,对常芝青这样能直接聆听中共最高层指示的高级干部的话,充满敬畏地遵从。而常芝青对这个来自南方的小伙子一定也是满意的,并且将自己的看法告诉了刘永清的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