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胡锦涛父亲是茶叶店小业主

  ●在兄弟姊妹(包括堂兄弟姊妹)中,胡锦涛的父亲胡静之,个人境遇不算太好,既没有发财,又中年丧偶。但他没有在中共建政之前发财,倒使他免除了许多麻烦

  ●胡锦涛父亲是茶叶店小业主

  关于胡锦涛的少年生活,目前我们所得到的具体资料不是很多。

  他是在泰州长大的。泰州通常被归入苏北。提到江苏,人们常常脱口而出“鱼米之乡”。实际上,长江使苏南苏北界域分明,苏南才是人们印象中的“鱼米之乡”,地域只有苏北三分之一但经济实力却远居苏北之上。历史上,苏北多受淮河泛滥之灾,灾民流落江浙上海,出苦力,干粗活,异地生存的需要使他们拉帮结派,这使他们在江南颇受歧视。不过,泰州却是苏北城市中相当靠近长江、也就是相当靠近苏南的,经济实力在江苏省排名第七。

  与皖南徽州相比,无疑,江苏泰州在历史文化名声上远为逊色,但这里是中国著名盐产地,田园葱茏,阡陌纵横,河流和运河密布,富裕程度要高得多。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初置泰州,辖境为今天的泰州市、泰县、如皋、泰兴、兴化等地;宋以后辖境缩小,到清代不辖县,一九一二年泰州改为县。今天的泰州市,是一九四九年由泰县析置的。

  胡锦涛出生之际,正是中华民族的危难最深重之时。日寇一九三七年发动“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入侵华北、华东,胡锦涛的几个家乡——沪、苏、皖等大片国土沦丧,炮火连天。这一带成为敌后,情况尤其复杂,兵荒马乱。日寇与汪精卫政权控制了“点”(城镇)与“线”(重要交通线),但控制不了“面”,新四军、国民党军队和各种旗号的地方武装来来往往。前中共高级官员、曾任中共地下党泰兴县委书记,参与开辟抗日根据地的许家屯先生,曾对笔者回忆说:当时他所领导的这一片三、四个县区域,民间枪支至少有几千条。说胡锦涛出生时的哭声伴随著枪炮声,一点也不是夸张。一九四○年十月,陈毅、粟裕指挥新四军以少胜多,打了著名的“黄桥决战”,歼灭国民党军队一万多人,中心战场黄桥镇离胡锦涛的父亲胡静之开茶叶店的姜堰镇(现为市),不过百里;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爆发震惊天下的“皖南事变”的地点,离徽州也近在咫尺——安徽省泾县茂林地区,与胡锦涛的祖籍绩溪不到二百里。

  胡锦涛六岁、懂事一点的时候,在他家北面不远的淮海平原,国共两方打了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台湾称之为“徐蚌会战”)。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六日深夜开始,历时六十六天,解放军以伤亡十三万四千余人的代价,歼灭国军五十五万余人,死者盈野,血流成河。虽然泰县一带不是主战场,但是双方将士许多都是本地人,对民众的生活和心理的影响重大,胡锦涛刚刚失去母亲,小小心灵想必更是紧张迷茫。

  当解放军大军渡江南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这一带才算战火平息,安定了下来。胡锦涛的家庭和他本人在泰州才进入总体来看算得上平静无波的阶段。

  从胡锦涛的曾祖父、有相当规模的茶叶徽商胡树铭,到胡炳衡再到胡增玉即胡静之的这一支,家道已经一路衰落下来。据胡锦涛的小学同学姜镇荃说,中共建政之初,胡静之在姜堰镇开茶叶店。按当时中共划分阶级成分的标准,开茶叶店如果不雇人,就划为“小业主”;雇人则根据店铺大小、所雇人手多少,定为“小资本家”或者“资本家”。

  胡锦涛家住在泰州市区内西仓街多尔巷一号,离父亲的茶叶店竟有二十二公里之遥。可见他的父亲大概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回家一次。之所以店铺开在镇上,家却安在市里,显然是因为妻子撇下年幼的一儿两女病逝,自己照顾不了孩子,只好都托给自己的母亲,同时孩子在城里也能受到比较好的教育。据《明报》记者一九九八年三月份采访称,当年住在这里的都属于泰州中下层居民,由此推断,胡锦涛父亲应属于“小业主”。

  在兄弟姊妹(包括堂兄弟姊妹)中,胡锦涛的父亲、排行老三的胡静之,个人境遇不算太好,既没有发财,又中年丧偶。儿子胡锦涛读小学和中学期间,他在泰州一家土产日杂公司当会计,按他的收入和负担来看,家境不算宽裕。但他没有在中共建政之前发财,倒使他免除了许多麻烦。用中共的阶级观点来看,虽不是响当当的三代血统工人,但还是不属于要重点打击的敌对阶级范畴。在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一浪又一浪政治运动中,小心翼翼,谨小慎微,虽受了点惊骇,但总算平安无事——一般来讲,中共建政以后所搞起的政治运动,越来越针对知识分子,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手,像胡静之这样的人,倒还是可以厕身事外的。

  可以作为参照系的是胡锦涛的堂姐,少年时与他生活在一起的胡锦霞。她的父亲比三弟胡静之家境要富裕,但是土改时被划为“地主”成份,她正因为这个家庭成份问题而未作考大学的打算,后来下放到瀛州乡——地主家庭成份而下放回原籍,可以想见日子一定不大好过的,多少有接受群众监督进行思想改造的意味在内。到一九九二年她一家仍然是农村户口,人均年收入仅数百元人民币,仍列入贫困行列。

  ●胡锦涛的小学和中学

  胡锦涛故居所在的多尔巷,不久前已被夷为平地。《明报》记者见到推土机轰隆隆地来来往往,不久这里将矗立起新的住宅楼群。据说泰州市搞市政建设时,曾有人提议保留多尔巷一号的“胡锦涛故居”,但市政府始终未予答复——不知是请示了中央,还是无从请示,最后还是按照原规划,将整块街区包括多尔巷一起拆除了。

  胡锦涛就读的大浦小学,就位于多尔巷口的马路斜对面。这所小学现在还在。小学毕业后,他考入泰州市第二中学念初中,三年后初中毕业,考入江苏省的名校泰州中学,就读高中四班,那年(一九五六年)他才十四岁。据这所中学校史室的资料记载,该校系于一九○二年创办,高考升学率是百分之百,所以当时有一个说法:“进入了泰州中学的校门,就等于一只脚跨进了大学校门。” 《胡锦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