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贫困地区人民笙歌劲舞迎锦涛”

  ●《云南日报》二○○二年七月二十二日,非同寻常地发表了韩声雄撰写的七千五百字特写《执政为民心系百姓——胡锦涛同志视察云南纪实》。胡锦涛是七月十五日到二十日在云南视察,他走后第三天,省委机关报就刊出这样的重头文章,配上多幅图片,堪称神速

  与所有中共体系中生产出来的关于领导人的文章相似,此文中也免不了“乌蒙山欢呼金沙江笑,贫困地区人民笙歌劲舞迎锦涛”这样肉麻词句,读者只能忍受这样的代价,从文章中搜寻实在的信息:

  七月十五日上午十一时十五分,锦涛同志从北京坐飞机直接飞到我省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昭通市。吃完午饭,就风尘仆仆地奔向昭阳区靖安乡五星苗寨。首先走进寨子中心的寨上小学,了解学校情况。当村主任王国华介绍这个单小曾出过六个大学生、二十七个中专生、六个高中生时,胡锦涛连连称赞,并提出要见见教师。在校长李光富的宿舍,胡锦涛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生活情况,询问教师能不能按月领到工资。在张正光家,锦涛同志关心地询问他家粮食够不够吃,能不能接上茬……村干部告诉锦涛同志,张正光由于才分家,底子比较薄,再加上文化水平低,农业科技措施运用少,创收办法少,种养殖业效益不高,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但在寨子里还相对贫困一些。走出张正光家,村里的苗族群众穿著民族服装,自发地夹道欢迎亲人。跨进富裕户张光剑家大门,张光剑和父亲、母亲、妻子、孩子十分高兴地迎接锦涛同志。陪同锦涛同志视察的省委书记白恩培对主人说,中央领导看望你们来了。张光剑的父亲张文跃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紧紧握住锦涛同志的手不放。旁边的人有意考问张文跃,你知道中央首长叫什么名字,张文跃直呼其名:“胡锦涛。”引得锦涛同志和满屋的人哄堂大笑。张文跃骄傲地指指旁边的彩色电视机对锦涛同志说:“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你作报告。”……

  ●一口气视察了几十个单位

  特写继续说,胡锦涛“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八十年代,他在贵州任省委书记时,就到毕节和毗邻的昭通作过考察。所到之处,贫困面之大,贫困程度之深令他感叹不已。今天贫困地区的农民生活确实有了很大变化,尽管他们仍然还有困难,但是,现在的困难和过去不是在一个层次上。告别昭通农村,胡锦涛又驱车前往该省工业比较集中的曲靖市。特写说,在曲靖市,锦涛同志视察了曲靖卷烟厂、曲靖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曲靖珠江源纺织有限公司、曲胜高速公路、曲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烤烟基地生产情况。在曲靖珠江源纺织有限公司,他走进困难职工黄永跃家,家里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锦涛同志和黄永跃老两口拉起家常。黄永跃告诉锦涛同志,他家有四口人,低保加其它收入共五四五元。锦涛同志对随同的市委书记王学智说,人均生活费一三六.二五元,仅只解决饥寒问题,但是解决不了看病的钱,孩子上学的钱。再提高低保标准,一是财政有困难,再是负作用大。对低保的特困家庭,在看病、孩子上学等方面要研究助困办法,使他们过得去。当黄永跃告诉锦涛同志他家的两个孩子分别在曲靖、昆明读大学时,锦涛同志连连称赞。在麒麟区越州镇视察烤烟基地时,锦涛同志和一个在田间搞管理的农民交谈起来,当他得知这个名叫念建友的农民是退伍军人,已经退伍五年,每年仅种烤烟收入就是一万多元时,就亲切地说,来,我们握握手。更进一步交谈,得知念建友曾在西藏当过兵,而且就在军区大院里时,曾任西藏军区政委的锦涛同志高兴地说,我们是战友呵!希望你回到地方后搞好生产,发展经济。

  在视察中,锦涛同志深深思考以及和各级干部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云南怎样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把经济搞上去。他对云南的同志说,八十年代,我在贵州工作期间,对云南很羡慕,对云南的工作很赞赏。主要是云南抓了两烟,抓到点子上了,为相当一段时间云南发展经济打下了基础。如果说云南经济在最近几年持续走低,是不是在这次全国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中没有跟上趟?据该文介绍,胡锦涛“深入云南白药股份公司、曲靖卷烟厂、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烤烟生产基地、曲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呈贡斗南镇花卉市场进行考察调研”,文中还提到去了云南大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万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隆格兰花卉园艺有限公司,在麒麟区白石江街道江南社区和街道干部、退休老工人、残疾青年了解社区建设情况和居民实行低保的情况,在云南九九彩印有限公司和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座谈,在世博园种下金桂树……短短五天多,跑了这么多地方,固然说明他分秒必争,不辞劳苦,但是也难免给人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