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踏破铁鞋寻觅四有新人

  ●有笑话说:“党员”“聪明”和“正直”三个词只能选二。聪明的党员不正直;正直的党员不聪明;正直又聪明,肯定不是党员。团中央全国调查,发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这四条极难并存于一人

  时过二十年,胡耀邦经历过残酷的“文化大革命”,有了很多深刻的反思,但是对于树立典型这样的问题,思想却似乎没有多少变化。当时党中央让韩英下台,说得出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他任内没有树立起一个在全国青年中叫得响的青年典型。其实,韩英何尝不想如此?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典型毕竟不是想树就能随心所欲树得起来的。

  王兆国、胡锦涛上任后,一方面紧锣密鼓地安排班底,另一方面就加紧在全国范围内耙过来篦过去地寻找典型。

  从寻找什么样的典型,倒是可以看出他们当时的境界和思路。在他们心目中,这个典型,得是邓小平前一年所说过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有理想,当然是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即公而忘私,助人为乐;这两条,与文革前并无二致;第四条是有纪律,即要顾全大局,听从指挥——这是针对当时某些青年对现实不满、时有越轨的现状而来的;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条:有文化,这或许可以说是六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的最大区别:中共当权者醒悟到不能再搞毛泽东的愚民政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搞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当然,这一条得有其他三条管著。

  问题是,这样的典型,踏破铁鞋无觅处!

  有个笑话说:“党员”“聪明”和“正直”,三个词只能选两个。聪明的党员,肯定不正直;正直的党员,肯定不聪明;正直又聪明,肯定不是党员。用在这里则是,团中央排列权衡和比较了当时从各条线索摸上来的模范人物,发现理想、道德、文化和守纪律,往往“极难”并存:相信共产主义那一套,又先人后己,舍己为公的,文化却不高;文化水平高又声称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为人不怎样,难以在青年中服人;在青年中享有威信,急公好义,在业务上又很有成就的,却往往又遇事有自己的主见,不是那么听话,对于共产主义教条爱问个为什么……

  幸好,得来全不费工夫。

  最后山东团省委推荐的残疾女青年张海迪被团中央选中了。她是少见的“四有”全占上的青年典型,只有一条不足:她是一位高位截瘫患者。小时候患了不治之症被永远锁在轮椅上的张海迪,后来自学了好几门外语和针灸,不仅在农村为农民治病,而且还自己翻译和写作了好几本书。团中央选中她,很重要一个因素是听说她在山东大学作报告时,上千大学生完全被她征服,佩服得五体投地。那几年的大学生,可是让中南海的领导人伤透了脑筋,他们居然还有能为之折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