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时时处处突出一把手

  ●胡锦涛与王兆国自从当上团中央书记之后,两人都接连被戴上各种乌纱帽。比起来,王兆国的头衔多超出了共青团单一领域,而开拓了更大活动天地;而胡锦涛的头衔,则多在共青团领域。实际上,团的干部一般都视胡锦涛为“总管”

  实际上,团的干部,不论是机关干部,还是下面团省市委的干部,一般都视胡锦涛为“总管”。王兆国在一九八三年春天就患了腹膜炎,住进了医院,尽管后来病情控制住,开团中央书记处会议时能够回来,到中南海汇报时少有缺席,团中央书记们与各部部长更不时到医院去汇报请示工作,但是毕竟是胡锦涛是在团中央机关坐镇,也是胡锦涛在各省市基层奔走视察。

  要是说两个人的性格,确实反差强烈:王兆国显得魄力十足,敢于拍板决断;而胡锦涛则谨慎细心,有条不紊;王兆国强横僵硬,胡锦涛柔韧圆融——这当然说的是对下属,对上司,两人并无太大差别,王兆国在元老们面前,表现得也唯唯诺诺,非常温顺。

  胡锦涛与王兆国自从当上团中央书记之后,两人都接连被戴上各种乌纱帽。

  比起来,王兆国的头衔多超出了共青团单一领域,而开拓了更大活动天地:中共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中方首席委员,还以“湖北代表”的身份,参加第六届人大,后被选为常委……而胡锦涛的头衔,则多在共青团领域:全国青联主席,少先队工作委员会主任……即使于一九八三年当上了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也是以青年组织代表身份占据一席之地。

  王兆国初次从湖北十堰山沟来到京城,急于建功立业,向中央交出像样的答卷。他一来到团中央机关,就张罗著要求各部各处画大幅的“业务流程图”,悬挂于墙,说“要建立科学的管理程序”——他很清楚,与其他多年从事政治工作的干部比起来,自己的优势是在基层搞过现代大企业管理。那么就要发挥自己的长处!

  与王兆国相比,胡锦涛虽然在基层也干过一段时间,但是多半岁月是在基层机关——一九六九年,他就成了水电四局的分局秘书,一九七一年成为分局机关党总支副书记;而一九七四年起他到了甘肃省建委机关当秘书、副处长,对中国的官场文化更有切身体验。

  胡锦涛一九八二年为省建委副主任、团省委书记,说起来在仕途上与王兆国基本上算齐头并进,但现在王兆国由邓小平亲自发现、党中央郑重安排,一下跳到了省部级,气焰高炽;而自己被挑选来作他的助手,那么不论从哪方面计,他都要首先尊重王兆国。见报、排名、座次、合影等等出头露面之事,他都尽量突出王兆国,自己往后侧身;在作重大决策时,他让王兆国作最后决定,自己则坚决认真地执行。

  机关干部很快就发现,王兆国爱训人,不仅一般干部,而且有一定级别的同僚下级,他都很不客气地训斥——甚至是当著其他下属公开训斥。在他,可能是想表现自己不讲情面,铁面无私,但难免给人以倚仗权势、盛气凌人之感。有时他把握不好分寸,甚至训得越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