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影响胡锦涛仕途的清华人

  ●对胡锦涛拔擢最力的清华人是宋平。他担任甘肃省一把手和进入最高决策层主管组织人事的半届任期内,对胡锦涛的命运起到关键作用。另一位对胡锦涛青云直上有极大关系的清华人是胡启立

  清华人中要论对胡锦涛拔擢最力的,自然是宋平。他与姚依林一样,是中共老一辈中官当得最大的清华人。宋平比一九三四年考入清华的姚依林低一届。与胡锦涛夫妇的一个共同点是,宋平夫妇也双双出自清华,他夫人陈舜瑶比他更低一届。

  一九三九年的清华毕业生宋平,在他得到清华大学毕业文凭的五十周年之际,成为与他的学兄姚依林一样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主管中共组织人事——这是一个最有实权的岗位。在他担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期间和进入中共最高决策层的这半届任期内,对胡锦涛的命运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另一位担任过中央政治局常委、对胡锦涛的青云直上也有极大关系的清华人,是胡启立。一般人看待胡启立与胡锦涛的关系,往往从共青团派系的传承关系上著眼,忽略了“清华帮”这一角度。胡启立并不是清华毕业生,他与清华的渊源是在七十年代后期出任清华大学的副校长,便也被列进“清华帮”的名单。胡启立虽然一度执掌重权,成为中央决策圈的五名常委之一并兼中央书记处书记,但是在“六四”后受到贬黜,从决策圈里被赶了出来。后来又复出,担任了电子部副部长、部长。

  胡锦涛的同辈校友中,在仕途上离得最近的是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这位安徽同乡比胡锦涛晚了一脚进清华园,经历大同小异: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系电真空器件专业,低年级时当过团支部书记、班长,三年级时加入中共,尔后也担任过学生政治辅导员、系团委副书记。但毕业后,他没有像胡锦涛那样远离大城市,而是回到了上海,直到上调北京之前,再没有离开过上海。另一个与胡锦涛的不同点是,他在一家电子管厂先后任工人、技术员、车间主任、副厂长和厂长,是从业务和行政这条线上晋升的,而不是从党务政工这条线。

  黄菊,一九六二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算是胡锦涛的学兄。他也长期在上海市基层单位工作,在江泽民、朱镕基和吴邦国先后调升到中央之后,他任上海市委一把手,主管这个中国的最大城市。  

  吴官正,也是胡锦涛的学兄,清华一九六五年动力系本科,一九六八年动力系研究生。他长期在武汉附近的葛店化工厂从事技术、担任业务主管,一九七五年担任武汉市科委副主任,就此走上政坛,从武汉市长、江西省长、省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进入十五届政治局。

  还有一个汪恕诚,论权力级别远不能与上述几位校友相提并论,只是当今国务院水利部长,但是论与胡锦涛的关系,却比他们近得多——他是胡锦涛的同系同届的同窗。

  他们因为专业不同,学业上的接触不是很多。但是汪恕诚当年是团支部组织委员,作为学生干部,社会活动很多,与胡锦涛相当熟识。毕业后汪恕诚接著读研究生,与留校当政治辅导员兼搞一些科研的胡锦涛同在一个党支部,胡锦涛这时已经是正式党员,而汪恕诚则是预备党员,接触就更频繁。

  汪恕诚后来被分配到第六工程局,与胡锦涛就天各一方了。他的仕途之路一度蹒跚难行,一九八二年当上第六工程局党委副书记,一九八七年晋升为正局级职务,工作岗位换了好几个,但是都不算提升。一九九三年八届人大国务院换届时,胡锦涛主持人事安排,汪恕诚由被撤消的能源部的一个司长,升为新的电力工业部副部长兼党组成员。但是到九八年,国家机关进一步改革,电力工业部又被撤消,汪恕诚被安排屈居国家电力公司副总经理。但是那一年的“世纪洪灾”,给他提供了意外的机会:朱镕基认为“发生这么大的洪水,造成这么大的损失,水利主管部门总要对人民有个交代”,于是刚刚上任八个月的水利部长钮茂生黯然离职,去了河北,汪恕诚这才进了朱镕基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