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红色水利专家”梦

  ●清华大学,与其说是“工程师的摇篮”,不如说是“政坛领导人的摇篮”。从这里走出的从政者如过江之鲫,注定为胡锦涛提前几十年准备好了政坛的关系网

  十七岁的胡锦涛,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正猎猎飘扬在中国上空,大办钢铁的火光烟尘弥漫全国,但是国民经济已经呈现紊乱之际,沿津浦线北上,离开江南来到京华,跨进了北京西郊的清华园。

  据他当年的一个同学回忆,他是一九五九年九月十一日报到的。胡锦涛当然不可能知道,就在一个多月前,七月二日到八月十六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先后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批判了敢于提出反对“左”倾错误的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的所谓“反党集团”,作出了《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他只知道,在他收拾行装、与泰州中学的老师同学和亲戚邻居辞行的日子里,《人民日报》连续发表“克服右倾情绪”社论,字里行间散发著火药味,但风华正茂的胡锦涛无法察觉,他只感到满腔激情被那高亢的词句鼓荡得更加澎湃高涨。

  他考上的是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

  在学生中长期流传著一句话:“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与物理系、化学系等众多学科比,水利工程系远非一个非常热门、非常吃香的系——学这个专业,意味著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就是四处流动飘泊,必须长年累月在野外风餐露宿,必须在未曾开发的地区披荆斩棘,与坐在窗明几净的实验室、办公室里绘图、计算相比,艰苦自不可同日而语,当然,与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更是无缘了。

  胡锦涛当时选择这个专业的具体契机是什么?目前虽缺乏来自本人的详实资料,但我们不妨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推断:五十年代末,中国大张旗鼓地宣传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水力发电,是一个非常浪漫、非常受人瞩目的专业:已经施工、即将竣工的黄河三门峡水电站、新安江水电枢纽,正在勘察设计的长江三峡水电站……都吸引了一代渴望在建设新中国的宏伟事业中献身的年轻人的目光,对于比别人更年轻一点的胡锦涛,当然就更容易激起满腔热情。同时,正如第一章所述,当时正在建设的新安江水电枢纽急需人才,攻读这一专业,毕业分配到原籍附近工作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胡锦涛当时也不得不考虑自己家庭的具体境况。据他的高中数学老师叶凤梧说,胡锦涛在毕业前夕填报高考志愿时,打算报清华大学,来请教他,叶凤梧指点说:“根据你的平时成绩和家庭出身,虽然可以报考清华,但不可报考第一流的系科,因为那里对考分和家庭出身的要求很高。”叶老师建议他报考清华二三流系科。于是胡锦涛就填报了清华的水利工程系——根据一般判断,这个系毕业后需要到野外作业岗位,使一些人知难而退,相对来说竞争性就要小得多。

  ●工程师的摇篮

  清华大学,是有史以来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而自一九四九年中共建国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之后,是中国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在二○○二年五月初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更是独占螯头。

  一九○七年十二月三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国会中正式宣布:“我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彼繁众之国能渐次融洽于近代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款赠一部,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国留学。”

  这话字里行间是很有点名堂的:“使彼繁众之国能渐次融洽于近代之文化”,道出了他们“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的目的,往好里说,是用他们的价值观来改造中国;往坏处想,是将中国纳入到西方列强的势力体系之下。

  次年五月二十五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退还美国应得赔款之馀额给中国的议案。该馀额为美元一,一六五万四九二元二角九分,约合现在二亿多美元。其后,英国、法国亦仿效美国将庚子赔款馀额退还中国,以资助赴英法留学之中国学生。

  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辛亥革命前夕,清廷用庚子赔款退款的一部分建造的清华学堂,在北京西郊一处秀丽的皇家园林——清华园开学。这倒是颇为意味深长的象征:清华大学的校址,原来是清朝帝王林苑圆明园的一部分,半个世纪前被入侵的英法联军付之一炬;现在英美列强又将逼迫中国缴纳的战败赔款的馀额退回,在这里兴学。民族的耻辱,民族的发愤,全集中在这一片土地上。

  不论当初英美退还赔款帮助中国建校的初衷是什么,清华大学却办成了中国第一流学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大学者、工程师。理工科学者当然不用说了,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而人文学者也有一大批出自清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吴宓、钱锺书、闻一多、王力……而中共建政以后,清华大学一直以“工程师的摇篮”著称,直到八十年代初期,又开始恢复文科专业,向综合性大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