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潜江市将进行市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
之前的几年,潜江市人大发生了很多新鲜事儿:非正式候选人成功当选为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申请做专职代表;人大代表定期不定期向选民述职;一向沉闷的只有赞成票的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开始投反对票和弃权票
这些新鲜事,全部出自市人大代表姚/立法一个人的“手笔”。由于有个姚代表,在人大制度的探索上,地处偏远的县级市──潜江市竟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随着新一届人大代表选举日的到来,尽管有人担心潜江有关方面可能会想尽一切办法封杀姚/立法;但是,单纯善良的人们更愿意对已经“开风气之先”的潜江市寄予厚望。
有人猜测,潜江市在选举方面的步子会不会迈得更大一些?会不会出现更多的象姚/立法一样的独立候选人?他们能否当选?潜江市是否会发展成为全国基层民主的先锋试点地区?更大的悬念是,姚立/法能否连任?
于是,这个小小县级市的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史无前例的引起全球媒体和政界的高度关注。
和五年前相比,姚/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那个连建议案都不会写的人大代表,经过几年的历练,已经上交了一百多份建议案;成百上千个潜江人接受过他的帮助;几百个报刊杂志网站刊登过和他有关的新闻;过去那个不起眼的小公务员,如今成为中国最知名的人大代表楷模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姚立/法大器晚成,似乎已经走到了他人生辉煌的顶点。他对政治的表述更加成熟,对人大代表的理解也更加透彻。在和不良官场的博弈中,他愈战愈勇,经验丰富。
选民们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人大代表能干什么?该干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总是困扰选民。这些年来,他们从姚代表的身上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气质和作风。
“原来人大代表可以这么当!原来人大代表可以有这么大的作用!”不少选民感慨地说。
五年前,选民们怀揣未知的希望投了姚/立法一票,那么,这五年来,从姚代表身上感觉到了希望的选民们,应该会满怀着信心再投他一票?
种种迹象表明,如果姚立/法继续参加市人大代表的竞选的话,应该没有理由不成功。
而姚立/法本人,对自己的连任也是信心百倍。他曾经在一份代表的述职报告中自豪地写道:选民对我的态度如何呢?我可以自信的说,绝大多数选民是理解我、拥护我、支持我、关心我、帮助我和鼓励我的。
8月,姚立/法就开始了竞选人大代表的自我宣传,自费印了十万份竞选材料《谁当代表,选民说了算》。
在竞选材料中,姚/立法从各个角度阐述一个理念: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是梦!并且恳请选民和他一起,为了这个梦拿出自己的行动,做出自己的表率。
竞选材料中,姚立/法的口气很有几分慷慨激昂:没有民主选举的政府,必然腐败盛行,因为它缺少真正的人民监督,官员对上负责、不对人民负责。法治的中国、宪政的中国的实现,不靠别的什么,靠的是中国人民真正的行使好选举权!
出乎单纯善良人们的意料,姚立/法竞选材料的发放并不顺利,遭遇了千年一遇的非典。准确说,是遭遇了利用非典做文章的人。
为了阻击非典,潜江市各有关部门下达命令,不准任何一个外人进入本单位。
当手捧一大摞竞选材料的姚立/法出现在各单位门口,保安说:“姚代表,非典,你不能进去。”
姚/立法指着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脸说:“我没发烧,带着口罩。我进去后,马上出来。”
保安说:“不行,绝对不行!领导交待了。”
和五年前一样,姚立/法不得不偷偷的翻越围墙进去。为了躲避小保安时刻警惕的革命视线,这个能做小保安父亲的人、这个市人大代表竟然“鬼鬼祟祟”“慌慌张张”地先侦查好地理位置,然后急速“刺溜”一下溜了进去,“刺溜”一下溜了出来。好在46岁的姚立法腿脚还算灵便,不然早就摔成残废了。
麻烦远不止这些。
临近选举前几天,姚立/法震惊地得知一个消息,潜江市选举委员会《关于做好选民登记工作的意见》里有一条新规定:在校学生中的选民必须在户口所在地登记。
潜江市师范、卫校等中专院校,招收了1000多名来自上海、新疆、广东、广西、贵州等地的学生。这条新规定意味着,这1000多名学生,必须回到千万里之外的老家去选举,不能在潜江市参与选举。
依法,1000名学生在潜江市享有选举权。《选举法》实施细则中规定:“人与户口不在一地的选民,既可以在户口所在地登记,也可以在选民所在地登记。”新规定粗暴剥夺了这些学生的法定选举权。
同样是潜江市选举委员会《关于做好选民登记工作的意见》,却有另一条规定:除在校生、中学生选民以外的其他25种形式的人户分离的选民,可以在现居住地进行选举。
1998年,姚立/法以1706票高票当选为人大代表,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他赢得了潜江市在校学生选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选票。
“对选民资格的登记作出自相矛盾的规定,甚至不惜以剥夺在校学生的选民资格为手段,表露出潜江市选举组织机构的某种意图。”姚立/法说。
“政府这么做,在金庸小说里叫做一剑封喉。”选民说。
“1000张选票呢,哎呀”一个选民欲言又止。
10月28日,姚/立法致信潜江市人大常委会,指出“在校学生的选民在户口所在地登记”的规定不妥、违法。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潜江市人大常委会对于申诉意见,必须在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三天过去了,潜江市人大常委会无动于衷。
10月31日,姚立/法赴省人大代工委,反映潜江市对学生选民作出的决定不妥、违法。
11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彭富春关注此事,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关于潜江市不要硬性规定在校学生中的选民在户口所在的登记的建议”。
11月7日,姚立/法致函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出潜江的规定“于情于理于法说不过去,在全国没有先例。”
11月9日,南浦中学王黎明等56位同学联名致信潜江市选举委员会,抗议新规定,要求得到现居住地的选举权。
二十多天过去了,依然是音讯全无。
11月21日,姚/立法紧急向潜江市人民法院起诉。法院不予立案,理由是,潜江市人大常委会并没有对申诉做出任何答复。没有答复,起诉什么?这不是无理取闹吗?
“在这件事情上,市人大左右为难,根本不敢答复。怎么答复?答复我维持原状,我可以拿着答复去起诉他;答复我他们做错了。他敢吗?这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决定。”姚/立法说。
直到选举进行的那一天,外地学生选举权的事情,没有任何结果。最终不了了之。
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严阵以待,开始连轴转的召开大大小小的“通气会”。大会小会,长会短会。开会开得教育选区的选民都要反胃了。
会上,某领导开诚布公地说:“姚立/法和市政府的关系没搞好。明年,市政府准备加大对市教育局的投资,投资加大了,就能给大家涨工资了。选票投给谁,不投给谁,请大家一定要想清楚。”
某些学校领导向选民挑明:“明年,潜江市要搞教育体制改革,谁投姚立法的票,谁就准备下课吧。”
为了让选民牢记上级领导的精神,某学校挖空心思的编了一些顺口溜,例如“选举要听邪党的话,坚决不投姚立/法。”
一个恐怖的谣言在选民之间不胫而走:“千万不能填姚/立法,听说公安局要秘密的鉴定笔迹呢。”
有关组织向市领导保证,学校校长向有关组织保证,教师选民向校长保证,学生选民向老师保证层层军令状,级级保证。
天罗地网已经布下,就等着那只“苍蝇”姚立/法自投罗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