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后期宪宗的“元和中兴”

 

  德宗、顺宗死后,宪宗即位,年号为元和。当时,唐中央财政状况有所好转,有能力扩大和强化中央禁军。而宪宗本人又能励精图治,可以说他是唐朝后期唯一有成就的皇帝,几乎重建了太平盛世。

  首先他选用如武元衡、李吉甫、裴度等良臣整顿朝纲,其次他采取正确的削藩策略,即先弱后强,各个击破,孤立元凶。宪宗首先派兵攻打实力较弱的西川和浙西节度使,使其归顺朝廷,接着集中力量对付强大的淮西节度使。由于名相裴度的运筹帷幄,淮西被平定。其他藩镇纷纷献地表示归顺朝廷。《资治通鉴》上说:“自广德以来,垂六十年,藩镇跋扈河南、北三十余州,自除官吏,不供贡赋,至是尽遵朝廷约束。”后人将宪宗在位的这十几年称为“元和中兴”。不过,宪宗虽使藩镇归顺中央,但并没有能铲除根基。

  但是,820年,宪宗在试图铲除宦官势力的过程中,被宦官杀死。此后,河朔三镇相继叛变,割据势力越演越烈,这种藩镇割据林立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

  从德宗开始,到宪宗时代,唐朝的商业也有了進一步的发展,特别是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唐后期的扬州,是漕米、海盐、茶叶等货物的集散地,故“雄富冠天下”,商业更加繁荣。许多大食、波斯等外商在这里从事珠宝一类的奢侈品买卖。益州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西南地区出产的各种货物,多在这里运销外地,故商业亦极繁荣。时人称“扬一益二”,可见在唐后期,扬州、益州的经济地位已超越长安和洛阳。东南地区的杭州,到唐后期也发展成了繁荣的商业城市。

  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对外贸易城市。外国商船载来了香料、药品、象牙、犀角、珍宝等货物,从中国贩走瓷器、丝绸等物品。唐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商务。明州则是对日贸易的重要港口,许多商船从这里出海前往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