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第十八象预言了真宗死后的朝局。第十八象的图中画一房屋,正中坐一女子,下有一犬。暗示仁宗即位后,刘太后听政。
谶文是:“天下之母,金刀伏鬼。三八之年,治安巩固。”其中“鬼”与十二地支的卯对应,金刀加卯,是繁体的“刘”字;伏鬼,喻女性。意思是刘姓女子,成为天下之母,以太后身份治理国家十一年,使国家治安巩固。
颂文是“水旱频仍不是灾,力扶幼主镇埏垓。朝中又见钗光照,宇内承平气象开。”是讲刘太后辅佐仁宗,使宋朝上下出现一片承平气象。
历史的真实又是怎样呢?1022年,宋仁宗继位,时年仅十三岁,刘太后垂帘听政。刘太后并不是仁宗的亲生母亲,身为皇后的她颇为善长权术,但可惜膝下无子,总感地位不稳。公元1110年,宫女李氏生下宋仁宗,她即夺为已有,并买通内侍将一只小野猫崽放在襁袱之中,说李氏生下了一只狸猫。此事即为民间流传甚广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刘太后执政时期,宋朝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了進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拥有庞大的官僚与军队,国家财政不胜负荷,“积贫”问题初露端倪;而在对外关系上,与辽国、夏国的几次战争,也凸显了军事上的问题,“积弱”问题也开始显露。
公元1033年刘太后病死后,仁宗开始亲自执掌朝政。这时,仁宗才知道自己的生母不是刘后,而是李氏。
仁宗天性恭俭仁恕,一遇到水旱,或秘密在宫廷内祈祷,或光着脚站在殿下。所穿衣物都是浣洗过的,而日常寝具,多用缯絁。吏部选人,一坐失入死罪,皆终身不迁。他常常对辅臣说:“朕未尝詈人以死,况敢滥用辟乎!”
荒于政务很长时间的仁宗即位后,起用了吕夷简等保守的大臣。宰相吕夷简前后执政共二十年,他建议编修了《中书总例》一书,共四百十九册,作为执政大臣办事的依据。在吕夷简的主持下,宰相办事的政事堂成了因循守旧的衙门。后来,吕夷简又推荐王随、陈尧佐两人接替自己担任宰相。这两个人也都是政治上的庸才。不久,王随生病告假,陈尧佐年岁太大,经常缺勤不到,当时有人讽刺中书省变成了“养病坊”。既然朝廷的中枢机构是这个样子,其他官员自然也就“人情玩习而多务因循”了。这样,宋真宗时泰山封禅后弊政的积淀,在宋仁宗时更加恶性膨胀。宋仁宗时,国势已陷于“积贫”、“积弱”的困境而不能自拔。
在这种情势下,西夏又趁机挑起了战端。公元1040年,西夏军在三川口(今延安西边)战役之中大败宋军,俘虏宋了军大将,万余宋军精兵损失殆尽。三川口战役的惨败使宋仁宗大为震惊,于是调整陕西宋军将帅,调遣在士大夫中颇有声望的韩琦、范仲淹二人为边帅。
范仲淹精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并能知人善用,宋代杰出的名将狄青就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自范仲淹出任边帅后,宋军才结束了屡吃败仗的历史,宋朝边境防线也才稍有稳固之色。公元1044年(庆历四年),宋夏重订和议,史称“庆历和议”。和议规定: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宋朝册封;宋方每年给西夏银7.2万两,绢15.3万匹,茶3万斤,称“岁赐”;开放双方边境贸易等。契丹乘机要挟,北宋又增加岁币银绢各10万,先后合计50万两匹。此后,虽然宋朝西北边疆的危机暂时平息,但这个屈辱的和约再次表明了宋朝“积弱”的状态。
在宋夏和议進行之时,即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于是决意改革,罢去了吕夷简的宰相兼枢密使职事,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推行“庆历新政”。
范仲淹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十条立制度、振纪纲的建议。这十条建议的核心内容,是改变以往官员按固定年限升迁的制度,对官员進行严格考核,按政绩的优劣分别升降;改变恩荫官员冗滥的状况,对官员恩荫子弟为官,要严格加以限制;对地方长官的委派,要由中书省和枢密院负责严格选择;改善科举制度,改变专以辞赋取進士、以墨义取诸科的取士办法,以吸收有经世致用之才的人补充官僚队伍。
范仲淹的建议,大部分都为宋仁宗所采纳。从庆历三年十月到庆历四年上半年,宋仁宗根据范仲淹革弊主张,陆续发布诏令,对内外官员的考绩升迁办法重新作了规定,对大臣陈请子弟亲戚任馆阁清要职事及转官升陟都加以限制,还对恩荫制度重新作了规定,各级官员恩荫子弟亲戚的人数和官职都作了比以前更加严格的限制,要求各路地方官注意兴修水利,合并小县份,减少吏役人数,裁减的吏役回乡务农。
“庆历新政”推行不久,就遭到了保守派和庸官们的反对。而一度希望革新弊政的宋仁宗在流言蜚语的影响下,开始对范仲淹、富弼也不再信任,后来又将他们纷纷罢官。“庆历新政”只推行了一年左右就夭折了。此后,宋朝朝政更加积弱。1058年,刚刚被召入朝廷的王安石再次上言,提出实行变革。但仁宗和随后即位的英宗都不重视。
公元1063年,宋仁宗赵祯在位41年病逝。《宋史》称赞说其“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