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那一生剩下的时光都在向北追寻。她就这样在透湿的铃声中枯坐余生……枯坐余生啊,她只记得在马车到达滔滔黄河之岸时,这位柔弱的女子终于下来马车,老仆躬身搀扶,扶着这位已经病弱不堪的小姐在风中伫立……"《雪做的燕子》(图/洪艺)


再评爱情小说《雪做的燕子》--浅谈小说的语言美



  作者:琴心

  初读小说《雪做的燕子》,我就觉得它的语言风格与曾读的小说不同。越往后读越觉语句的张力很大,语言内涵丰富,意蕴优美深远。虽然我自觉像个拙劣的画匠绘不出花的鲜活与芬芳,但又仿佛在饱餐了盛宴之后,那留在唇齿间的美味时时令人由衷的赞叹“delicious”一样,我也忍不住来品评一番。

  《雪做的燕子》以一个既美又痛异乎寻常的爱情故事,撕开了一个残暴黑暗充满人性悲剧的丑恶社会。小说在叙事、描写、抒情、议论时常用生动形象而又凝炼的诗化语言,既富含东方古典式的神秘浪漫的情感色彩,又融进了西方经典中的深刻犀利的思辩色彩。这两种色彩有时交替出现,有时紧密相容,使人忽而陶醉于桃花源的美好,忽而惊耸于“阴风怒号,樯倾楫摧”;忽而听闻清笛古琴的悠扬,忽而忘神于交响乐的鸣响。

  小说东方式的情感色彩主要通过意境濡染表现出来。男女主人公的情缘在诗化的意境中展开,凝成一个个经典的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出现再定格。飞花,湖水,秋雨,白雪四组画面抒情诗一般优美蕴藉跳跃。男女主人公的心绪也如诗一般浓烈而含蓄——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欲罢不能。此外,意境濡染还散落于小说各处——一钩寒月,一缕微风,一声鸟鸣,一段歌曲等等,种种不同意象因了人物的不同心境构成不同的意境,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生动传神。

  意境搭设的高度节奏性是这部小说的又一突出特点。这种意境的节奏性使小说的感情色彩像乐章一样一唱三叹。茹燕生生世世的轮转夜夜如画般在恍惚中入梦——那一位吟唱着《诗经》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女子在飞花中伫立成一幅永远的画;在大唐的春江花月夜里,仗剑行侠的红衣女孩追寻着她的爱在月光中隐去;在南宋词人柳咏笔下的淋凌秋雨中,痴情的长发女孩一任风吹雨淋,香消玉陨于黄河岸边。这春花、夏水、秋雨三组意境在茹燕对冬雪的期待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次第出现,不断回旋,层层铺垫,以至于主人公不断地自语“冬雪来得好艰难”。我也在期待中感到了一丝难耐——怎么总是这样啊?也许这正是作者的用意吧——多么漫长的等待,历经千万载,近了,近了,结局还是不易来。突然白雪来了,带着它的诗意和宁静来了,来装点他们的婚礼。狱墙消失了,雪花托起他们飞到空中,又飞过春花、湖水、秋雨中的八角亭,小说开篇的故事一一闪回,却有了全新的感受,幸福中掠过一丝小小的遗憾:早该珍惜呀,在那闪亮的华年。到此,人生最浪漫华美丰富的情感在白雪这一意境达到高潮。结尾又出现白雪、白雪,乐章在白雪中渐行渐远,余音嫋嫋。四组意境由实到虚,再由虚到实,虚虚实实如梦似幻,怎不令人有庄生梦蝶的同感?享受着宁静生活的我们真该珍惜着彼此的情意,珍惜着相处的时光啊,我们现实中的一切不也是这样生生世世的缘所成吗?看,这节奏性的意境就是这样赋予了小说多姿多彩的情感和深远的韵味。

  如果说小说的柔美表现在它的情感语言,那么小说的力美则凝聚于它的思辩语言。作者毫不隐讳自己的思想观点,有的是把大量的个人见解和态度浓缩到精炼的修饰语中,在抒情和议论的同时传达出来,有的是以旁白或画外音的形式直接阐发,多数是以人物的心里剖析或独白展现,既有对人生真谛的感悟,更有对丑恶的鞭笞。读来酣畅淋漓,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哈姆雷特的大段独白。有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些或优美或精当或透辟的语句。

  我尤其喜欢《初恋》一章,只一个“对视”的细节,就演绎得惊天动地。罪恶的喧嚣,恐怖的忧惧,高贵的从容,凄美的爱怜,种种都被神来之笔描绘得恰到好处扣人心弦。情景交融,情理交融,写尽了人间最纯美的情,在这份纯美面前,邪恶瞬间崩溃,恐怖散尽,苦难似潮水般退去,留下无边的痛的温暖与感动。我真想摘几段与大家分享,可又不忍心肢解那样鲜活的文字。哪一句,哪一段都可以单独欣赏,却失掉了在整体中的动人神韵。于是我就只能抽象地谈谈感想,而这感想在我心中本是七彩斑斓,可一形诸文字,却难摹其一。

  《雪做的燕子》的语言美,令我震撼。我期待着看过这部小说的朋友写出更精彩的评论,那将给与我另一份收获和喜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