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有资产流失总量知多少

 

  中国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虽已存在,但暴露得并不充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新旧体制并存,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产权不清与产权管理缺位并存,使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严重。至于到底流失了多少,由于“条块分割”[vi]的管理体制和统计方法的不一致,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国有资产流失总量的准确数据。国有资产管理局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抽样调查和典型案例进行初步分析,并推算、汇总,得出的基本判断是:从1982年到1992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损失大约高达5,000多亿元。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1992年全国国有资产总量 26,000多亿元的1/5,比1992年财政总收入4,188亿元还多800多亿元。即便按这个据说是“比较保守”的数据计算,中国在90年代平均每年流失、损失的国有资产也达500多亿元。这即意味着中国每天流失国有资产达1.3亿元以上。[35]1994年全国进行清产核资的企业有12.4万户,全部资产损失达2,231.1亿元,全部资金挂帐2,206.9亿元,损失与挂帐合计达4,438亿元,占12.4万户国有工商企业全部资产的10.7%。流失情况的严重,可以从下列事实略见一斑:1995年国有资产管理局共收到举报160件,直接查处国有资产流失案件22起,到1996年3月结案8起,这8起案件就为国家挽回损失15亿元,平均每件涉及金额1.9亿元。[36] 1996年又查处国资流失案件三百余起,挽回损失21亿元。[37]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携款潜逃者日益增多,仅在2001 年一年,中国检察机关就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3,046名,追缴赃款6.8亿多元。[38]

 


 
阅读提示:双击鼠标左键滚屏,单击停止。                     作者说明:此为2006年9月德国汉堡研究所出版的德文版翻译所据的最后修改稿            献给关心中国命运的读者                       阅读提示:双击鼠标左键滚屏,单击停止。                        作者说明:此为2006年9月德国汉堡研究所出版的德文版翻译所据的最后修改稿     献给关心中国命运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