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七月三十号派完成绩表,布置完暑期作业,散学。八月一日,老师们扛行李住进学校集中学习,不准回家。十七中反右斗争开始了。

  会场里,陆校长平静地讲道:“最近几个月,右派分子利用我们党整风,以向党提意见为名疯狂地向党发起进攻,其目的就是企图打倒共产党,搞垮社会主义,让中国重回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他们的反动行径激起了党和全国人民极大的愤慨,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击右派分子的斗争正在全国展开。我们中学教师当然不能置身事外,因为我们的教师队伍也一样良莠不齐,一样有左、中、右,有人思想落伍,有人思想反动,都需要在这次学习中明辩是非,把问题搞清楚,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为了提高思想,擦亮眼睛,我们先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然后再蕴酿、讨论…”

  陆校长解放前是学生领袖、地下党员,在历次运动中都走在最前列,最了不起的是她有打右派的成功经验,才从北京打完右派调来巴城。她叫邢主任向大家派发油印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文件,让党员教师诵读…

  八月的毒日头在巴城肆虐,会场里热得让人发疯。这八月的反右和六、七月间民主党派、大专院校反右不同,那时都蒙在鼓里哪,现在是明牌了,下场摆在那里,怎不叫人胆战心惊。年纪大一点的教师侥幸逃过了三、五反、肃反,现在走进会场便宛如下地狱,心都拎到嗓子眼上来了,虚汗像淌水一样,怎么都揩不完。大会宣讲,小会讨论,日以继夜。先自我检讨,向党交心,找出自己的资产阶级思想根源,跟就写大字报。开始时,多是些批判外面右派的文章、歌颂党的文章,再么便是谁经常迟到啦,谁不爱謢公共财产啦,教师之间的些小积怨啦,隔靴骚痒,并不符合党的要求。一天早上,突然一篇题为《中苏友好岂容破坏》的大字报贴在会场大门口,署名邢祖荫。教师们蜂拥上前观看,“…一九四五年八月,在抗日战争最关键的刻,苏联红军挥师南下歼灭了数十万日本关东军,帮助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一九五零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年,苏联提供军事援助,帮助中朝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诞生,苏联无偿地向我国提供了一百五十六项经济援助,我们十七中便是苏联老大哥援建的…还有甚么人比苏联老大哥更无私、更无畏?无数的事实证明中苏两国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牢不可破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正在全世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吴靖华老师画的地图是居心破坏中苏友好同盟、破坏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啊,这是支部委员写的,肯定是靶子,肯定是方向!吴老师站在这张发难的大字报前象遭雷殛一样,天旋地转,浑身发麻,完全不敢相信,“啊,不是的,不会的…天哪!”两个钟头之内大字报的内容一下子变了,矛头清一色指向吴靖华老师。《与吴靖华老师商榷》、《吴靖华老师想干甚么?》、《悬崖勒马》…还有老师干脆用彩色纸张刷大标语倒也省心,斗大的字,气势磅礡,《中苏友谊万岁!》《中苏两国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万古常青!》…摆开了诛心的屠场,陆校长抱手,一言不发,施施然从这一张看到那一张,她心想,“嗯,还不错,这才刚开始呢。”

  原来,揪吴靖华老师早已定了,只是要有个过程还要讲次序,须听将令的。先由邢主任写第一张,接由普通党员发表,再由积极分子写,最后是一般群众,左、中、右不能乱。从主持支部会议到个别谈话还有项目调查,甚至理论根据,陆书记已准备了一多个星期,务必丝丝入扣,招招取命,置吴靖华于死地。

  下午两点,会议室的椅子沿四壁围了个回形,陆校长在主席台上就座,两个教导主任分坐两侧,由一位党员教师作记录,辩论会开始了。陆校长用她一贯的平静语调讲话,气定神闲,温文尔雅︰“各位老师,十七中反右斗争运动开展一个多星期了,党的有关文件大家也都反复酝酿,讨论过了。我看过各位老师交来的向党交心材料,总觉得不深不透,距离党的要求还很远,不过,思想改造的过程是痛苦的、长期的,需要狠下决心才行,请各位老师继续深挖资产阶级思想根源,将材料随时交上来。今天的大字报内容主要集中在吴靖华老师写的关于《沙皇俄国抢了中国多少土地》这篇文章上,它是香花还是毒草得辩论清楚。请大家参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关理论明辨是非,畅所欲言。我看还是请吴靖华老师先谈一谈。”这个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甚么血腥场面没见过?哪在乎十七中这小??。她清楚知道自己在这里便是党,端坐台上,不怒而威。

  吴老师本是个弱女子,一个好教师,一个贤妻良母,既无坚定的信仰又没受过多少生活上的颠簸,从看到批判她的大字报那一眼起到现在,短短六小时人就变了形,脸堂发黑,瘦了一大圈。她双手颤抖拿不稳她的发言稿,“校长,各位老师…”声音低微,几不可闻。“大声点!”邢主任立刻打断她。“关于《沙皇俄国抢了中国多少土地》这篇文章是基于党的爱国主义教育指导思想来写的。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我感到作为一个历史教员,除了搞好教学外还应该在历史研究方面作些贡献才对得起党的教育和培养。自问没有能力对编年史、断代史之类的大题目提供意见,只能做些拾遗补阙的工作,我在教学中发现瓜分风潮中,沙皇俄国究竟抢了中国多少土地缺少数据,这才鼓起勇气利用课余时间整理些史料,写出这篇文章以配合爱国主义教育,配合教学大纲的指引。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到一九四九年中国共产党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这一百年间,我们中国受尽列强欺凌,割地赔款不知凡几,每一个中国人对这段耻辱无不痛心疾首、切齿愤恨。历史的教训是不容忘记的,必须让我们的子孙牢牢记住…这就是我的出发点。拜读几位老师的大字报,我不能同意说我破坏中苏友谊,离间中苏关系这类批判。我珍惜中苏友谊,全心感谢苏联对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沙皇是沙皇,苏联是苏联,历史毕竟是历史啊!”说到这里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会场里只有老师们搧动葵扇的呼呼声和她哽哽咽咽的哭泣。“…调来十七中三年,扪心自问,除了埋头工作搞好教学外,我不曾和任何人计较过长短,我只是个普通教师,立心只是出于教学、出于爱国…我哪里敢对国家政策阳奉阴违、妄断是非…我哪点敢嘛…”终于泣不成声,停了下来。

  一阵沉默。陆校长哪能允许半点同情心滋生?低头对邢主任耳语:“把她的稿子拿上来!”她当然不会去干这脏活的。邢主任走到吴老师面前,不由分说,一把抢走了发言稿。老师们仅存的一点同情立刻变成了恐惧。邢主任边往回走边说:“你的发言稿留来当你的交心材料。”

  陆校长觉得用不再啰嗦了,必须单刀直入立刻定性。“我看这样,在大家发言之前一起朗读一遍六条政治标准吧。”语调依然那样平淡。“一,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三,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四,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五,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六,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老师们顺从地念,个个心知肚明,这就是区分香花、毒草,划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六条政治标准了,只要触犯其中一条便是右派。唉,那第六条将置吴老师于死地…

  邢主任首先发言,“吴靖华,你口口声声说你是出于教学,出于爱国,这是没有用的,共产党人从来都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论者。你的效果就是反宣传,煽动反苏,破坏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我们和你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人民内部矛盾而是敌我矛盾了。说到动机嘛,就不用在这里充爱国、装善良啦﹗有人揭发你父亲,大名鼎鼎的吴代数和那个双手黏满人民鲜血的国民党市党部主任杨仲坚过从甚密,是他的幕僚!”“他不是幕僚,连国民党员都不是,仅仅因为祖父跟他同窗…”吴老师连忙申辩。邢主任鄙夷地看她一眼继续往下讲,“噢,还是世侄啦。幕僚并不一定是国民党员,好,就算不是幕僚,至少也是杨仲坚的清客,临解放时你那老子还在三天两头往杨家跑,这总赖不掉吧,谅你不敢﹗不用问你老子去干甚么,有谁还会相信你的甚么善良愿望?吴靖华,你必须老老实实向人民交待!”原来陆校长进校不到两天便派邢主任展开对吴靖华的全面调查,搜旮搜缝罗织证据,还找到了吴家从前的佣人…啊,父亲认识个国民党的高官,其子女便有原罪,算是娘胎里带来的罪孽。

  还辩论甚么呢﹖跟的发言便大同小异,无非是苏联如何无私,是老大哥,是大恩人…大帽子铺天盖地而来︰破坏中苏关系、反苏、反共产党、反无产阶级专政…老师们为了生存、为了爱党,踊跃发言,情绪激越。有道是人言可以铄金,何况还有大帽子侍候,吴老师伏在桌前泪汗披面,不停地揩眼镜,虔诚地记下对她的批判…正火头上,政治教员田万全轻言细语地问道︰“吴靖华,你说拾遗补缺,是拾谁的遗,补谁的缺﹖”吴老师道,“是历史教科书。”田老师接道,“历史科书是党组织编写的,你是说党有严重缺点啰。”吴老师犹豫了,“不是…我想谁都难免有缺点嘛…”“那么马列主义呢?”田老师趁势搭上。“也应该有缺点…”吴老师不虞有诈,人也懵了,顺嘴答道,却掉进了田先生的逻辑圈套。“你得了啊!”田万全站起来一声怒吼,“马列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革命的指路明灯,你这是现行反革命!”会场上立刻响起一片“打倒现行反革命分子吴靖华!”的口号声,真是十手所指,群情汹涌。可怜的吴老师罪加一等,在政治迫害的深渊里行将灭顶。

  陆校长走出会议室打电话直接向市委副书记汇报,将吴靖华公然在反右斗争会上散布“反党、反马列主义”言论的事烩声烩色地说了一遍,市委立刻作出明确指示。回到主席台上,陆校长双臂交抱心满意足地靠在椅背上静静欣赏自己的战果,心想过两天可以手打击下一个目标了,那是数学教研组组长梁弟武,这是个伪三青团员,有历史问题容易对付,何况言论反动,公开宣扬“外行不能领导内行,”竟敢骂党员教师象监工…这梁老师是教高中部的,曾经代过么哥班上一堂几何课,老巴城人,四十几岁,清瘦,西装革履,人很风趣,他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道理狗都懂,你唤狗吃屎,那狗一定直窜过来,决不会拐弯…”惹得全班一阵哄笑。陆校长突然她注意到傅贻芬老师一直没有发言,上午她没写大字报批判吴靖华,自己中午还专门跟她谈过,这小丫头怎么回事﹖排左、中、右的时候还把她当作青年骨干分子呢,她是不是不舒服?陆校长从看到这个年轻音乐教师的第一眼起就满心喜欢她,也许在她身上能找到自己从前的影子吧。正想,傅老师发言了。

  “各位老师,我不能同意对吴靖华老师的批判。”傅老师这句话不啻一声炸雷,大家瞠目结舌地望她。“对待历史事件、历史遗留问题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去看待,还是以回避、忌讳的唯心主义的态度去对待是原则问题,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伟大的列宁指出“忘记了历史就意味背叛。”以准确的数据来指证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是历史工作者的天职,责无旁贷,当然是爱国主义表现。”傅老师在念大学的时候就加入了青年团,读过不少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书籍。许多马、恩、列、斯的名句她都能背诵。

  陆校长依然沉地注视会场,只有掠过脸上的一丝抽搐透出她心中的怒火…暗想,“啧,这死丫头,把这大好形势搅混了,作死啊。”共产党员的高度觉悟和责任感使她不顾一切断地然采取行动,转过头来对邢主任使个眼色示意反击。傅老师继续说︰“把沙皇俄国对中国的掠夺和中苏友谊混为一谈,是教条主义和极左思潮的做法。人民教师是国家的财富,肩负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如果不能正确区分两类不同质的矛盾,动辄扣帽子,打棍子搞到个玉石俱毁能对得起党和人民吗?吴靖华老师兢兢业业工作,孜孜不倦…”

  邢主任站起来打断她,脖子上青筋暴暴,再不是那副从容不迫,一唱三叹的样儿了。“不错,正是大是大非问题!正是阶级斗争没有熄灭。毛泽东同志五月二十五日接见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说︰“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号召我们“团结起来,坚决地勇敢地为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言犹在耳,你却当耳旁风。作为一个青年团员本应该时时刻刻和党的路线保持一致,时时处处维护党的原则和利益,你却和反苏、反党的分子一鼻孔出气,你的革命立场哪里去了﹗你的阶级觉悟哪里去了﹗”他的声音越来越大,“中俄之间的历史争端,党和人民政府有明确态度,轮不到任何人插手,任何利用俄国对中国的侵略史别有用心地大做文章,企图破坏中苏友谊、破坏社会主义阵营团结,都是痴心妄想,永远不能得逞。”实在,中苏分岐一早就有,只是当时还藏在毛老人家的肚子里哪,真是时也,命也。

  跟,党员教师、团员教师、一般教师发言,纷纷指摘傅贻芬。傅老师从小就服软不服硬,又涉世未深,一副桀骜不驯的态度,坚持吴老师画的地图是爱国行动,决不认错。还冷不丁来上一句,“轻点说,听得到。扣大帽子没得用处得。”后来,眼见自己也被说成是反苏、反党分子,便失去了常性,竟然恶声相向,反唇相讥,对一位骂她反党,平时爱拍马屁的教师道:“你进步,么不倒台,恐怕是胭脂萝卜,红皮白心…”邢主任猛一拍桌子,吼道:“把她的态度打下去!”群众的愤激立刻对准傅老师倾泻,辩论会变成了斗争会,调子也越来越高,“…任由反革命分子破坏中苏友谊,破坏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就是想在中国制造匈牙利事件,就是想为蒋介石反攻大陆作准备,就是想让中国人民重过旧社会水深火热的悲惨生活…”由党员教师带头喊口号一浪接一浪:“打倒反革命分子!”“打倒反党、反苏分子!”“中苏友谊万岁!”…不一而足,直弄到深夜。

  傅老师被叫到校长室,陆校长压一腔愠怒对她说︰“小傅,你干的甚么事啊,昏啦?你知道…”谈话中透露出市委已将吴靖华定性为反革命,傅老师一听,像掉进深渊里一样,害怕得腿都软了。辩论甚么啊,党的意志便是法律。“今晚就别睡了,赶快写检查,要深刻,一定要和吴靖华划清界限。明天一早我安排你在大会上检讨。”傅老师一阵心酸,两眼红红的,勉强点点头离开了。陆校长很清楚,谁也救不了傅贻芬了,只是念她年轻,不想她滑下去,不想她坐牢,也不想打乱自己的部署,才赶快点醒她,还等收拾那个梁弟武呢。当天夜里吴靖华被软禁,连星期天也不准回家,行动必须报告。

  就在傅老师做检查的第二天,团委会宣布将她开除团籍,跟吴老师和新揪出来的梁弟武老师一起受批斗、写检查、上台认罪…

  十七中反右斗争大体结束了,超额完成了党下达的指标,按教职员工人数的百分之五计算本来只有两个右派分子的配额,现在多了个自己跳出来的傅贻芬。以后的政治运动共产党一直沿用这把科学尺子来对付他胆颤心惊的子民,今天揪百分之五,明天揪百分之五。

  从邢主任贴出第一张批判吴老师的大字报那天起,吴老师一直想找陆校长汇报思想,作解释,希望得到谅解、希望从轻处理,但是陆校长拒绝见面,充其量冷冷地说一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便不再理睬。吴老师面对一天严过一天的批判心如汤煮,最近又被严严实实地看管起来,动一步都要请示,右派?反革命﹖她两眼深陷,受不住这熬煎,只想早日有个结果。她丈夫关济舟几次想来探望都被拒绝,只有八岁大的女儿若璇间中送几件换洗衣裳来。临宣布的那天早上她仍想见一见陆校长,希望从轻发落。邢主任过来道︰“你没有权利找谁,你是现行反革命,准备进监狱吧。”中午,若璇送衣服来,吴老师抱女儿泣不成声,趁看守的教师不注意,偷偷塞了张纸条到她衣袋里。

  济舟 如见。

  为地图之事,我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行将下狱,

  冤枉啊,我百词莫辩,剖心亦难自明。

  十载结褵,与君朝夕相对,恩恩爱爱,更有儿女绕膝

  嬉戏,何等幸福,岂料横祸临头,骨肉生离,怎不叫我

  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分袂在即,可怜我一腔悲愤向谁

  诉?巴望与君交腕握手哭冤屈…竟不得相见,天公太无

  情!

  死生由命,古来含垢吞恨者不知几多,我死不足惜﹐

  惟璇儿、珲儿尚幼,不可一日无母,即请另择继母并寄

  休书往狱中,了却我的最后心愿。 一哭。

  保重!

  靖华

  八月二十九日

  下午,一辆囚车、一辆吉普车停在操场上。吴老师以现行反革命罪被逮捕,扣上手铐押上囚车。梁弟武老师划为右派分子,送往农场劳动教养,所谓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傅老师划为右派分子降职降薪留校当工友,监督劳动,算是陆校长对她最后的一点怜悯吧。会场上全校教师放声高歌《社会主义好 》“…右派分子想反也反不了…”

  关济舟先生等在校门口,希望能最后看一眼自己的妻子,囚车从他身旁呼啸而过,他边哭边追,声声喊他的靖华,那里追得上,卒之一屁股瘫坐在行人道边上抱头痛哭,“天,天啊!她哪点敢嘛…哪点…敢…嘛…”林荫路上的响叶杨沙沙作响,伴这男人的哭声上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