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胡锦涛当上团中央第二把手

  ●自打胡锦涛当上甘肃省团省委书记起,就算踏入了共青团派系的行列。而当他跨进北京前门附近那座十二层淡黄色的团中央大楼,他就迈上了“共青团派”的旋转阶梯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到三十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率领甘肃代表团前来的胡锦涛,经党中央提名,全体代表投票选举,进入了团的中央委员会。而后在十二月三十一日举行的第十一届团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团中央常委,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他成为团中央的第二把手。

  众所周知,与中国共产党一样,“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尽管在团章上堂而皇之地写作是全团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但不如说是个名誉机构,或者说只是标明某种资格的机构:几百人的中央委员全体会议一年最多开上一次两次,用三五天时间讨论一些最原则的议题,委员们只是举举手而已,不可能对团的重大事务真正有什么决定权;而中央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人数少得多,开会也要频繁得多,但也只是讨论决定重大问题;真正掌握权柄的人是书记处书记。可以说,胡锦涛从这时起,才算进入了国内外所关注的中国政坛后起之秀、上升明星的行列。在这以后,关于他的资料就急剧增多了。

  在胡锦涛进入团中央之后,人们风传说他是共青团中央“三胡一王”之一,此说不确。

  查“三胡一王”,是指“文革”之前,于一九六四年六月在团的九大上当选的团中央书记处十三个书记、候补书记中,几个最活跃的青年领袖:第一书记胡耀邦,书记处书记胡克实、王伟(一说王照华),和候补书记胡启立。胡锦涛比起他们来,差了辈份,在“三胡一王”意气风发之时,胡锦涛还在清华校园找学生促膝谈心呢。

  还有一种带有恶意讥讽攻击的说法,说胡锦涛是八十年代初的“五胡乱华”的“五胡”之一,这也不确。

  “五胡”是指胡耀邦,胡启立(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后来任政治局常委),胡乔木(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绩伟(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胡厥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大陆花瓶民主党派之一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席)。把胡厥文放在“五胡”中显然有点凑数,其他“四胡”明争暗斗,你来我往,厮杀方酣,卷起一场又一场风波。当时刚从塞外进京的胡锦涛,还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和能量,无法与他们并列。

  不过,在同一时期的政坛上,有这么多姓胡的风云人物,也算巧合了。

  自打胡锦涛当上甘肃省团省委书记起,不论他本人怎么想,他就算踏入了共青团派系的行列。而当他跨进北京前门东大街十号那座十二层淡黄色的团中央大楼,他就迈上了“共青团派”的旋转阶梯——命运就是一个最难把握的词了。

  人们后来常说中共政坛上有几大板块:“太子党”,“秘书帮”,“共青团派”。“太子党”在八十年代后期成为人们抨击的对象,八九学潮,有部分原因就是因中共高干权力世袭现象愈演愈烈而起。而在八十年代前期,“太子党”问题尚未到那么抢眼的程度,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是“共青团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