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名胜密度最高的地方

  ●胡锦涛在填报籍贯时避谈生活了十七年的江苏泰州,而强调是安徽绩溪人——近六百年来徽商与徽学的发源地徽州,不仅是中国风景名胜密度最高的地区,更巨贾辈出,学脉丰厚。这里诞生过那么多姓胡的名人:“红顶商人”胡雪岩,徽墨名匠胡开文,尤其是学术大师胡适

  胡锦涛填报籍贯,是“安徽绩溪”。

  安徽,对南方人来说,是北方,对北方人而言,又是南方。虽处中国东南,经济却落后于周围其他省。绩溪在安徽南部,也就是皖南。

  皖南这一带,是古代有名的徽州。上古时代,在《禹贡》里这里属于扬州之地;周代末年,这里先属吴国,吴被越灭了之后又属越国,楚灭了越之后,这里又属楚国。秦兼并天下,在这一带置黟、歙二邑;汉晋隋唐,又有很多变动。后来北宋末年,方腊率众在此起事,得杭州、歙州五十二县,东南震动,宋徽宗调集重兵镇压下去,于宣和三年(公元一一二一年)依自己的帝号,将这里改名为徽州。

  当今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邻省相比差距不小。中国科技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支持的《中国现代化报告二○○二》,对各省的现代化水平作了排行。安徽在“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榜上列第二十二位,高于青海,却低于甘肃;“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排名更低,列第二十五位,高于江西,却低于河南。然而,安徽素有“东方瑞士”的美誉,指的是其风光瑰奇。而徽州更是风景绝佳,大概算得上中国名胜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这里有号称“天下第一山”的黄山——唐朝李白写下“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一片一千二百平方公里的摩天峻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中国首次评比十大风景名胜,黄山榜上有名。

  这里又有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自唐宋以降,李白、刘禹锡、王安石、苏轼、文天祥、王阳明……无数的名人墨客在此留下了题咏。 唐代这里的寺庙最多时达到九百九十九座,曾有“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的诗句。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这里仍然“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佛道两大宗教好象在这里也要唱对台戏,邻近九华山不远,还有中国另一大宗教道教的四大名山之一齐云山,到此山探幽访胜的古今清流名士同样数不胜数。清代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赞誉说:“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这位喜欢附庸风雅的皇帝评论起山水来,夸大溢美的成份往往较多,但此山确实风光独具。

  不仅有山,而且有水。青弋江、水阳江、率水、练江等长江、新安江的众多支流,纵横蜿蜒,清光碧波,环绕交织,给这里群山丛岭平添了生动灵秀。难怪明代剧作家、《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说:“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从历史文化上说,安徽北临黄河故道,南属长江流域,这里正是中华民族两大文化起源的交汇地带,走在这里,尤如走在华夏文明的博物馆,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典故传说丰富多彩。

  ●徽商与徽学发祥地

  从人文角度来说,徽州最富盛名的,一是徽商,二是徽学。

  这里的贫困与富裕构成奇特的对比。自古以来,由于山区田地少,粮食缺,资源开发程度低,人民生活相当窘迫。台湾音乐工作者曾经到张艺谋拍《菊豆》的黟县南屏村采风,请当地歌手叶新凤用方言唱民歌,歌词大意是:

  早上(哎)有时吃腌菜,

  中午(哎)有时吃豆制品腌菜,

  晚上(哎)有时吃冷饭包腌菜。”

  (见《中国时报》二○○一年六月二十二日《男人苦女人更苦——安徽黟县秧歌采风行》)

  可以想象此地百姓过去过的什么日子。

  但是另一方面,徽州又是徽商的发祥地。因为水陆交通发达,也因为田地难有出息,于是商贾大盛,蔚为风气。到南宋时,朝廷迁到了临安(杭州),这里有了地利之便,商业更加繁荣,商家主要经营盐、米、丝、茶、纸、墨、木材和对外贸易。中国文人最重视的“文房四宝”中,最有名的“歙砚”、“徽墨”就出自这里。明清时商业成了徽州人“第一生业”,有“徽帮商人富甲天下”之说,“徽帮”与山西“晋帮”并称齐名。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接见的全国八大巨商,竟有四位是

  徽帮,全是歙县人。而徽商中最有名的,就是藉历史小说家高阳一枝传神之笔所描写的《红顶商人》主人公胡雪岩。

  当然,经商总不能死守徽州本地,必须闯荡四方。当地有几句民谣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有几分无奈,也有几分洒脱。不过,他们虽然出门打拼,还是眷恋故乡。作了官或者赚了钱,便回家乡来盖房子。年复一年,群山峻岭之中,白墙黑瓦、素净古朴的徽州民居声名远播,形成深厚的文化氛围,徽州被称为“东南邹鲁,程朱阙里”。徽商也成为一个以富有文化素养而著称的社会阶层。他们投资重金于教育和出版,这使他们在中国古代商界占尽风流。即使后来胜徽商一筹的晋商,在这一点上也不能望其项背。

  宋以后,徽州成为全国重要的学术重镇、文化中心。程朱理学的最重要代表人物二程一朱(程颐、程颢,朱熹),家乡都在徽州的篁墩。朱熹曾回故乡讲学,弟子甚多,紫阳书院就是他当年讲学之处。他们带动了求学之风,徽州“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师有学”,“虽穷乡僻壤,亦闻读书之声”。据统计,清康熙年间,仅州府所在的歙县就设有书院十四所,社学一百一十二所。宋明清三代,歙县有三百七十二人中进士,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之说,人们津津乐道“父子尚书”、“兄弟丞相”、“同胞翰林”乃至“兄弟九进士、四尚书”之类,引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