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中国走向衰落之机,邻国日本却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并走向了专制的统一和强大。其对外扩张的野心使其瞄准了积弱的中国,因为在经济上它垂涎于中国的丰富物产与广大市场,在地理上则是志在侵夺中国的广阔土地。而在其根本方针上,便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容许中国真正的走向统一和强大。因此,日本在政治上公然反对中国的国民革命,频繁制造混乱。
清末,日本曾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相当部份的利益。袁世凯时期,日本又诱使袁接受意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作为它支持袁氏复辟帝制的交换条件。1917年后袁世凯、张勋亡而北洋军阀兴,它又支持皖系军阀的北京政权和奉系军阀的东北政权,企图制造中国军阀的持久混战。1918年,它看准段祺瑞想借参战而扩充私家之兵,便立即以贷款支持段参战,从而获得了在中国驻扎军队的特权,为后来侵略中国垫定了军事基础。1919年,它虽与中国同为欧战的战胜国,却强迫“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它。1919年12月,它与美国私定“石井蓝辛协定”,使美国承认它在中国“具有特殊的权益”。 1926年春,当奉直、奉鲁军阀联合进攻冯玉祥国民军时,它则派军舰护送奉军出关南下,公然炮轰大沽炮台,是为北京“三一八”惨案的源起。1927和 1928年春,当中国国民革命军两次渡江北伐进入山东时,它一则借口“护侨”而出兵,二借口“护侨”而公然炮轰北伐军,蛮横阻拦北伐,制造了举世震惊的济南惨案。1928年6月,因张作霖已成为其侵吞中国东北的障碍,它又公然在皇姑屯将张炸死。
北伐胜利后,东北易帜,中国基本统一在南京国民政府之下。这使得日本加快了它的侵略步伐。
1931 年9月18日,日本入侵中国东北。从此到1937年“ 七七” 事变,日本发动过多次对中国军队的进攻,国民党在蒋介石的领导下,也断续进行过正面抵抗。这一时期中抗日战事被称为“局部抗日”。局部抗日阶段先后发生过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淞沪抗日、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日和绥远抗战诸役。1937年7月7日,日本全线进攻中国,全面抗战爆发。
如果算上局部抗战,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同日本人一共进行了十四年的浴血奋战,共进行了一千多次大型战斗,二十二次大会战,二百多名国民党高级将领战死,国民党军队几乎牵制了所有日军主力。国民党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它在亚洲大陆上拖住了大约一百万日军──否则这些部队便会用于太平洋地区对于西方盟国越岛部队的战斗。国民党的抗战伟绩彪柄青史。相反,一直号称“为抗日战争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共,没有与日军打过一次象样的战役(一直引以为傲的百团大战的领导者彭德怀,在几十年后仍因违背了毛的命令而遭到迫害),没有一个高级将领战死。中共很好的利用了这一时机,借抗日之名,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从而为后来夺取国民党政权打下了基础。从彰显民族大义来看,中共较之国民党差之千里,但其说谎、残杀的本事却远在国民党之上。
关于日本入侵中国和失败的预言
隋朝步虚大师的预言诗第五节中预言道:“瀛洲虎,渡海狼,满天红日更昏黄,茫茫神州伤破碎,苍生处处哭爷娘,春雷乍响见晴阳。”“瀛洲虎,渡海狼,满天红日更昏黄”中的瀛洲虎,意指东瀛日本,如渡海的恶狼侵占中国。满天红日,指日本的太阳旗。中国到处被太阳旗的日军占领,一片昏黄阴暗的景像。
“茫茫神州伤破碎,苍生处处哭爷娘,春雷乍响见晴阳” 的意思是神州大地一片破碎,老百姓处处哀嚎遍野。春雷,指原子弹。原子弹炸时,才可见天日。
唐朝的《推背图》在第三十九象预言了日本侵华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图中有一鸟于山上,隐指一“岛”字;连同图中太阳指日本岛,太阳亦隐日本国旗太阳旗之意。图中太阳的位置或升或降,隐含日本从军事嚣张到战败投降的过程。
谶文是:“鸟无足,山有月。旭初升,人都哭。”“鸟无足,山有月”,鸟字去一足呈一月状,位于山字之上成一“岛”字。“旭初升,人都哭” ,意指日本岛帝国崛起,太阳旗所到之处,万人哭泣。
颂文是:“十二月中气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罗。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十二月中气不和”,“十二月中”指十二月的中间一半,乃六月。此句意指在阴历六月发生的“七七事变”。“南山有雀北山罗”:“罗”指捉“雀”的网罗。此句意指“七七事变”后,日军自北南下,势如破竹,似网罗扑雀一样占领中国土地,屠杀中国军民。“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金鸡”指五行属金的酉鸡年。1945年是已酉年,正是“金鸡”之年。此句意指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
且让我们走入历史的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