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参观金日成故居 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常容易把平壤的“万寿台”和“万景台”混淆。其实,“万寿台”是在1972年为庆贺金日成60大寿而建的,那里矗立着金日成高大的铜像;“万景台”则是原本就有的地名,是金日成故居所在地。 金日成,在朝鲜被称为“国父”。 万景台离平壤市区不远,大约12千米。 万景台真是“万景交辉”的好地方,因而得名。那里有山有水,水是大同江,款款流过,而群峰中的主峰名为万景峰,峰顶建有万景楼,登上金碧辉煌的万景楼,可以眺望平壤全城景色。一座古代石砌烽火台雄踞在万景峰上,台下悬崖绝壁。 万景台下的七谷洞是金日成的诞生地——当时为平安南道大同郡古平面南里。金日成的故居就坐落在这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我在那里,见到绿色成茵,苍松与翠柳并立。 金日成故居,是一座普通的茅草房。茅草房四周,围着低矮的篱笆。小小的庭院与几间简陋的茅草屋,便是金日成诞生并度过童年时代的地方。 100多年前,金日成从曾祖父起四代居住在这个茅草房里。茅草屋内,陈列着厨房器皿、陈旧褪色的衣柜、火盆、A字形的行李架。给我印象很深的是院子里一个畸形的坛。据说,金日成的祖母去市场上买泡菜缸,这样的畸形缸是次品,由于价格便宜,生活拮据的金家就买了畸形的缸。 金日成故居的女解说员穿了一身朝鲜民族服装。她原本是做日语解说的,后来用了1年时间自学了汉语,居然说得不错。她告诉我,金日成家族从曾祖父起就是万景台的看墓人。 原来,正因为万景台的景色极佳,靠山面水,用风水先生的话来说这里风水很好,于是平壤的富人死后就安葬在这里。金日成的曾祖父、祖父、父亲,相继在这间茅屋里替富人们看墓,生活相当困苦。 后来,金日成成了“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社会主义朝鲜的始祖”之后,茅草屋成了人们瞻仰的所在。朝鲜人宣称:“万景台是朝鲜革命的播种机,是今天朝鲜人民汲取力量的一个源泉,也是朝鲜人民心中的故乡。”于是,就把“圣地”附近那些富人的墓统统迁走,铺上草坪。这么一来,茅草屋坐拥绿茵,看上去仿佛坐落在一个豪华的高尔夫球场上!倘若不是解说员说出金日成一家原本是看墓人,那些连解说也顾不上听的游客还以为金日成家真会挑地方,拣了这么个“风水宝地”安家。 其实,在我看来,何必要“扫除”金日成故居附近的那些富贾达官的墓呢?没有这些墓,何来看墓人?保存了那些富贾达官的墓,才能彰显历史的真实面目,人们也才能真正明白,金日成当年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在茅草屋里,我见到金日成父亲金亨稷和母亲康盘石的照片,金日成是他们的长子,1912年4月15日诞生在这里。金日成原名金成柱,这是因为父亲金亨稷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起名为“成柱”。他有两个弟弟,叫金哲柱和金英柱。 金日成走上革命之路,深受父亲金亨稷的影响。由于日本侵占朝鲜,金亨稷从小就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充满仇恨。金亨稷为了寻求救国真理,于1916年夏渡过鸭绿江,只身来到中国。他先在延吉打工为生,后来到了上海,有幸见到了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918年秋,金亨稷在朝鲜烽火里秘密组建了朝鲜的第一个抗日组织——朝鲜国民会。不久,金亨稷的抗日活动被朝奸和日本人察觉,被捕入狱。 1920年深秋,金亨稷终于出狱了。他只身逃往一江之隔的中国。1924年冬,金亨稷托一位中国朋友捎了一个口信说:“我现在中国的边境城市临江落脚,以行医为生。”金亨稷要求妻子带着金成柱、金哲柱和金英柱三兄弟离开朝鲜,前往中国临江定居。13岁的金日成首次出远门到了中国当时的奉天省(今辽宁省)临江县。 从此,金日成在中国生活。他父亲给他请了一位中国老师教汉语,然后又把他送到临江小学一年级读书,后又入抚松(今辽宁省)第一小学继续学中文。这使得年轻的金日成能操一口流利的汉语。后来金日成曾回忆道: “如果父亲没有很早就让我学会中国话,那么,我在中国度过四分之一世纪的过程中,每一步都会碰到语言障碍……如果我说不好中国话,就很难和中国人建立亲密关系,也不可能顺利地同他们结成抗日联合战线,在敌人的镇压极其残酷的东北土地上根本就站不住脚……总之,我学会了中文,可以说给朝鲜革命带来了很多好处。” 1926年初,金日成离开抚松到毓文中学(在今吉林市)读书,遇到了一位支持革命的好校长——李光汉。此人与周恩来在南开学校时是同学,在思想品格、学识修养方面受周恩来的影响甚大。直到晚年,金日成还惦记、感激李光汉校长对自己的帮助:“我在进行青年学生运动和地下活动时期,多次得到这位老师的帮助。他明知我因为革命工作常常缺课,却装作不知道,并且从各方面保护我,不许被军阀当局收买的反动教员随便触碰我。军阀和领事馆警察要来抓我,他先通知我快逃。因为校长是有良心的知识分子,所以有许多思想家能够在他属下站住脚进行活动。” “李光汉属于中国民主主义左派,是周恩来总理的中学同学,是从小就受到周恩来影响的有良心的知识分子。我知道周总理和李光汉校长的关系是在几十年后的事情。有一次,我同前来我国访问的周总理谈话,回忆青年时代,谈到给了我很多帮助的中国人时,提到了李光汉校长的名字。周总理听了非常高兴,说李光汉是他在天津南开大学附中念书时的同学。” 金亨稷流亡中国东北小镇抚松时,与中国朋友张蔚华由同窗而成战友。张蔚华以开照相馆和书店为掩护,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上长白山为金日成的抗日武装输送枪支弹药和生活用品。后张蔚华被叛徒出卖被捕,为使日寇诱捕金日成的阴谋落空,张蔚华毅然服毒自尽。朝鲜解放后,金日成主席经多年苦寻终于找到烈士后代,并盛情邀请他们多次访朝,以国宾相待,留下催人泪下的中朝人民生死友谊的佳话。 1926年6月5日,金亨稷病逝于中国。1932年7月21日,金日成的母亲康盘石也在中国病故。金日成的父母被安葬在中国。 1926年金日成创建了“打倒帝国主义同盟”。金日成因参加反日斗争,1929年被捕囚于吉林监狱。次年获释。 1930年金日成成为“朝鲜青年共产主义者”的创建人之一。 1931年,金日成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在此期间他取名为金一星,后改为金日成。 1932年4月金日成组织抗日游击队。1934年组建朝鲜人民革命军。1936年5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祖国光复会,并被推举为会长。1936年6月4日,金日成指挥联军支队攻打朝鲜境内普天堡的日军守备队,成为朝鲜人民抗日战争的代表性人物。 1941年,金日成在日本关东军重兵围剿下,被迫撤离东北逃往苏联境内。在苏联期间,金日成被斯大林看中。 1945年,苏联红军进军朝鲜半岛,从日本手中夺取了朝鲜北部。这时,金日成从苏联乘坐军舰返回朝鲜北部。由于斯大林的支持,金日成成为朝鲜北部地区的共产党领袖,建立了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从此,奠定了金日成在朝鲜的领袖地位。 1946年朝鲜共产党同新民党合并为朝鲜劳动党。同年,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成立,金日成任委员长。 1947年,金日成任朝鲜人民委员会委员长。 1948年9月9日,金日成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被选为朝鲜劳动党的主席和内阁首相(1953年改为国家元首)。 1949年,南北朝鲜劳动党合并,金日成担任中央委员会委员长。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金日成担任朝鲜人民军司令官。 1951年12月,朝鲜人民军前线司令官金策突然死亡,金日成继之掌握了军队的全部权力。 在平壤,除了在万景台有金日成故居之外,在平壤市区以北15千米的大城山朱雀峰上,矗立着抗日女英雄金正淑的铜像。 金正淑,是金日成之妻,金正日之母。 1917年12月24日,金正淑出生在朝鲜咸镜北道会宁市鳌山洞,1935年3月在三道湾游击区能芝营第一次见到了金日成。这年9月,她在中国东北地区参加了朝鲜人民革命军。1936年4月,金正淑被编入金日成所率的朝鲜人民革命军主力部队。1937年加入朝鲜共产党,1940年与金日成结为伉俪。 1942年2月16日,金正淑在白头山密营生下了金正日。金正日的名字,就是从父母名字中各取一个字而得来的。 金日成与金正淑共生育两子一女:金正日之外,还有一子叫金万一(俄文名为舒拉),1947年在平壤不慎溺水死亡。女儿名叫金敬姬。 在抗日战争时期,金正淑曾多次参加与敌人的激战,从事过地下工作,被捕入狱后坚贞不屈。解放后回到朝鲜,投身于祖国的恢复建设和统一事业,于1949年9月22日病逝,终年32岁。 金正淑后来有了4个称号:“金日成的亲卫战士”“抗日女英雄”“卓越的政治活动家”“伟大的革命母亲”。 1972年9月21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赠她“共和国英雄”称号。 我在朝鲜的书店里,见到厚厚的《金正淑传》。朝鲜人称她为“国母”。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