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谈谈“红楼梦”中的精采人物。在“红楼梦”里,有一个美人儿,她不仅是才貌双全,而且行事大方,体贴入微,行为举止,无一不是恰得人意,真真是娶妻的理想对象。这样的可人儿大家一定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她到底是谁呢?她,就是今天要谈的主人翁:薛宝钗!而今天要探讨的主题,也就是:“讨人喜欢的薛宝钗”。
薛宝钗是贾宝玉的表姐,跟着母亲薛姨妈投奔到贾府。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父亲在世时,酷爱这个女儿,教她读书认字,学识竟比他哥哥高过十倍。她自到贾府之后,众人看这新来的宝姑娘,年岁虽不大,但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而且,个性随和又能和人打成一片,不像黛玉那样孤高自许,所以深得贾府上下的欢心。就连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欢与宝钗亲近。
(一)讨人喜爱的宝姑娘
说起宝钗,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她的讨人喜欢。尤其特别讨贾母的欢喜。有一天,老太太问起孩子们的年纪生日来,听见宝钗说她今年十五岁。老太太说自从见宝钗来了,就喜欢她稳重和平,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是将髻之年。便自己拿出二十两银子,唤了凤姐来,交给她办酒席唱戏,为宝钗庆生。
到了晚间,众人都在贾母面前说笑,贾母就问宝钗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等等。宝钗深知贾母是老年人,喜爱热闹的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依贾母所喜欢的说了一遍,贾母更加欢喜了。
宝钗在贾府,上下人人称赞,也使她获得了后世无数读者的喜爱,有人说她心地善良,能体谅别人;有人说她温柔敦厚,集妇人美德于一身。还有人说:娶妻当娶薛宝钗。可是也有人因此而认为她虚伪、势利,一心想当荣国府的宝二奶奶,也就是宝玉的太太。
其实,每个人都有他为人处事的特点,如果这个特点贯穿他的一生行为之中,就是他的“性格”,而不是故意做出来给别人看的。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宝钗的命运又怎样呢? 其实,在红楼梦第五回的“太虚幻境"里,早把每个人的命运写的明明白白了。但我们且不急着去看,我们先看另外一件事情:
有一天,宝玉和丫头金钏儿调情,被王夫人看见了,盛怒之下,打了金钏儿一巴掌,并要将她撵出府去。金钏儿听说,忙跪下哭道:“‘我再不敢了。太太要打要骂,只管发落,别叫我出去就是天恩。我跟了太太十来年,这回子撵出去,我还见人不见人呢?”但王夫人执意不留,那金钏儿只得含羞忍辱的出去了。
过了两天,忽听人说金钏儿姑娘投井死了,宝钗忙到王夫人屋里去安慰她。只见王夫人,独自一人坐在屋里,一见宝钗便哭道:“原是前日金钏儿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她几下,撵了她下去。我只说气她两天,还叫她上来,谁知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这岂不是我的罪过!”宝钗叹道:“姨娘是个慈善人,固然这么想。依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她失了脚掉下去的….哪有这样大的脾气!如果有这样大的脾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可惜。”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宝钗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此,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王夫人说,“银子已赏过了,还想赏两套新衣服给她做妆裹,我才现叫裁缝赶着做给她。”说着又掉下泪来。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日刚做了两套新衣,拿来给她岂不省事,”王夫人说:“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
因为这样,所以贾府上下,提起宝姑娘,没有不称赞的。史湘云就曾说过:“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由此可见,宝钗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 二 )“停机德”为何“可叹”?
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宝姑娘,她的命运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宝玉在梦游“太虚幻境"时,曾偷偷看过“金陵十二钗正册”,也就是记载着贾府那些女孩儿命运的本子。当翻开第一页时,看见的是一幅画和四句诗。那四句诗写得是:
“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而前面两句:“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讲的就是宝钗和黛玉的命运。大意是说:薛宝钗虽有妇德,但命运实在令人感叹。林黛玉虽有敏捷的诗才,而命运实在可怜,但宝玉看了仍然不懂。
诗中所说的“停机德”:是指“三从四德”里的“妇德”。典故出自于“后汉书”里的“烈女传”,原来东汉时,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书生,到远地读书,以便求取功名。但因为太想家了,便放弃学业回去了。到家时他的妻子正在织布,看到他回来了,便拿起一把剪刀,把机子上的经线剪断了。这一寓意深刻的举动,打动了乐羊子,使他顿然醒悟。
宝钗虽然是个尚未出阁的姑娘,但早已是“妇德”具备。对宝玉即使在玩耍中,也常激励他读书上进;连在玩笑时,也把握着男女有别的分寸。有一天,宝玉在贾母房里遇见宝钗,便笑着对她说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这里了”。宝玉笑道: “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怕热。”
宝钗听了这触犯姑娘尊严的玩笑话,不由的大怒,待要发作,又不好怎样。
另外有一件事情,在《红楼梦》里,宝玉挨打的情节大概人人记得,这件事经过王夫人那一大哭,贾母那一大闹,真是让整个贾府都沸腾起来了。打完以后,最早来看望他的就是宝钗。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宝玉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后悔说的话急了,不觉得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从以上两段故事可以看出,首先,宝玉开玩笑竟说她和杨贵妃一样,体胖怕热。宝钗“不由的大怒,待要发作,又不好怎样”,只好转个弯数落了小丫头靓儿一顿。其次,她给宝玉送药,更重要的是送去了这样一句话:“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这话里不仅包含着对宝玉种种不读书、不上进等行为的谴责,也包含了宝钗因多次规劝无效而无奈,这些,作为宝玉的贴身丫环的袭人,看得最清楚,体会也最深刻。
又有一次,史湘云正在宝玉屋里聊天呢,忽有人来说,贾雨村来了,叫宝玉出去会客。宝玉听了心中不自在,抱怨了好一阵子。
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性情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会会这些为官的人们,谈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事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堆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这知经济学问的”。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就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得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她不好意思的待了一会子走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生气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宝二爷反倒同她生分了,那要是林姑娘赌气不理你,还不知得赔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啊--?原来这是混帐话!”
瞧!不管是宝姑娘也好,云姑娘也罢, 纵使有这样“停机”的美德,但在宝玉面前,也不过长叹一声罢了!
( 三 ) “金”“玉”却非“良缘”
在“红楼梦”中,宝钗还有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那就是她和宝玉之间存在着一段“金玉良缘”。“金玉良缘”一说,是由宝玉出生时,嘴里含着一块玉,和宝钗身上戴的一个金锁而来。宝钗曾听她母亲说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说等日后碰到有玉的人,才可结婚”。因此,宝钗与宝玉的相处,从一开始就和黛玉不同,就不是那么天真、单纯、两小无猜的。
有一天,宝钗生病了,宝玉去看她。宝钗笑着说:“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了过去。宝玉也凑上去,从脖子上摘下玉来,递给宝钗。宝钗托在手上,只见那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有五色花纹缠护,并刻着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俩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道:“你别听她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着求她,宝钗被他缠不过,只好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金锁掏了出来。宝玉忙托在手上看时,果然錾了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笑道:“姐姐这八个字倒真的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赞)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截住她的话,叫她去倒茶。而莺儿没讲出的后半句话是——“等日后碰到有玉的人方可结婚”。
可惜,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写到第八十回,就停下来了。日后林黛玉怎么样泪尽而死,薛宝钗怎么样登上“宝二奶奶”的宝座等等,今天所能看见的结局,都是在别人续写的后四十回里。续写的所有人物与情节,都已是形存而神亡,令人难以置信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红楼梦》第五回,曹雪芹已写出了那些女孩儿们的宿命,让我们能知道她们最后的归宿。
贾宝玉在梦游“太虚幻境”时,看过记载着女孩儿们命运的,“金陵十二钗”本子,又听了“红楼梦”十二支曲子。其中一支曲牌《终身误》的词是这样的: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此一曲所预示的是宝玉、 宝钗和黛玉之间的结局。它告诉我们:最后,贾宝玉虽是娶了薛宝钗,但是心中念念不忘的,却是他与林妹妹之间的恩爱。虽然夫妻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但宝玉始终是为林妹妹抱不平!
宝钗为什么那么讨人喜欢呢?显然她的这一性格特点,是命中注定的,而“金玉良缘”,也是宿命使然。按说“金”“玉”相连,那是何等的华丽富贵啊!这对夫妻又该是何等美满!但是“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这姻缘是成就了,只是虚有其表。
而黛玉本来是天上的“绛珠仙草”,为了报恩,和“神锳侍者”两人一同下世,黛玉用她一生的眼泪报答了宝玉,了此因果,回去了。而宝玉却误把前世的恩德,当成了今生的姻缘,痛苦万分,最后抛下了宝钗,跟着疯僧疯道走了,回到他原来的地方。再说到宝钗的一生,那实在是万般的无奈,令人感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