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刘少奇

转载

刘少奇是1942年整风以后,1943年才进入中共中央最高层的。他进入最高层,在高级干部中特别是在军内的高级干部不服气。有以下事实:

1945年七大时,就有人提出他的叛徒问题。当时毛主席说:证据不足。把他保下来了。并在七大的中央核心里排名第二(毛刘朱周任);

1953年,在中央分一线和二线时,高岗认为刘少奇功劳不大,也不成熟,不能主持中央第一线工作。彭德怀、林彪`、饶漱石等人就同意高岗的意见。当高岗去给邓小平谈时,邓小平不同意高岗的意见,并立即向毛主席报告。毛主席支持刘少奇,同时中央开会把高岗、饶漱石定为反党集团。高、饶主要就是反刘少奇;

1966年10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批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最积极的也主要是军内的高级干部,他们是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杨成武等人,林彪就不用说了;

1967年2月,陈毅在反对林彪和江青时,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他说:这些家伙(指江青、林彪等人)上台,就是他们搞修正主义。在延安,刘少奇、邓小平、彭真、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这些人,还不是拥护毛主席思想最起劲!现在怎么样?当年赫鲁晓夫吹捧斯大林,后来怎么样?刘邓那些人没有反对毛主席,那时他们根本没有见过毛主席!反毛主席、挨整的是我们这些人。总理不是也挨整吗?历史不是证明了到底是谁反对毛主席吗?以后还会看,还会证明。延安整风就是错误的!看来陈毅说了他多年想说又不敢说的话。

毛刘分歧到底从何开始?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和儿子刘源合写了《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书中明白无误的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存在一条与毛主席相对立的路线,即"刘邓路线"。书中说:"刘少奇的面目真正恢复了,刘邓路线被肯定了"。(该书122页)他母子认为毛刘分歧从新中国成立就开始了。

但是,毛主席在1964年前还没有感觉到刘邓路线的存在。如果他感觉到了,53年他就不会支持刘少奇,把高饶定为反党集团;59年他就不会把国家主席交给刘少奇;

1961年9月22日,熊向晖对毛主席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可能要问你的继承人是谁"?

毛主席说:"这位元帅不了解,我们和苏联不同,比斯大林有远见。在延安,我们就注意这个问题,1945年'七大'就明朗了。当时延安是穷山沟,洋人的鼻子嗅不到。1956年开'八大',那是大张旗鼓开的,请了民主党派,还请了那么多洋人参加。从头到尾,完全公开,毫无秘密。'八大'通过新党章,里头有一条:必要时中央委员会设名誉主席一人。为什么要有这一条呀?必要时谁当名誉主席呀?就是鄙人。鄙人当名誉主席,谁当主席呀?美国总统出缺,副总统当总统。我们的副主席有五个,排着的是谁呀?刘少奇。我们不叫第一副主席,他实际上就是第一副主席,主持第一线工作。刘少奇不是马林科夫。前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改名换姓了,不在姓毛名泽东,换成了姓刘名少奇,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来的。以前两个主席都姓毛,现在,一个姓毛,一个姓刘。过一段时间,两个主席都姓刘。要是马克思不请我,我就当那个名誉主席。谁是我的继承人?何需战略观察!这里头没有铁幕,没有竹幕,只隔一张纸,……一捅就破。……这位元帅对中国友好,就让他来捅。捅破了有好处,让国内外都能看清楚。什么长生不老药!连秦始皇都找不到。没有那回事,根本不可能。这位元帅是好意,我要告诉他,我随时准备见马克思,没有我,中国照样前进,地球照样转"。

9月24日,蒙哥马利问:"主席现在是否明确,你的继承人是谁"?

毛主席说:"很清楚,是刘少奇,他是我们党的第一副主席,我死后,就是他"。

蒙哥马利又问:"刘少奇之后是周恩来吗"?

毛主席说:"刘少之后的事我不管……"(金泰著《巨人韬略》第54-56页)

如果毛主席感觉到了有刘邓路线存在,他就不会这样肯定回答了,而且是第一次这样明确公开指出继承人(接班人)就是刘少奇。以前在党的文件中没有接班人这个词,更没有指那个高干是接班人,只有在歌词中说青少年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就是1962年的右倾,毛主席也认为刘少奇只是没有顶住陈云的黑暗风,邓小平的翻案风,邓子恢的单干风。所以1962年他们的分歧也还不严重。

有迹象表明(还不能完全肯定)毛刘的严重分歧是从1964年正式开始的。章汉之回忆说:"1964年初,毛主席对她说,你给学校请个长假,给我一起外出搞调查研究,你当我的外语老师,我教你读《史记》,正月初六就出发。但临走时毛主席说不走了,说党内出了大事。到底党内出了什么大事影响毛主席外出搞调查研究呢"?章汉之没有说。

但薄一波说:"1964年春节期间,少奇同志在同到河北抚宁县卢王庄公社桃园大队蹲点的王光美同志的谈话中,就说犯有严重四不清错误的干部,在上面大体都有根子,单单注意下面的根子,不注意上面的根子是不行的,应该切实检查一下上面的根子,危险的是上面不清醒"。(《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1114页)

这件事是否与毛主席说的党内大事有关呢?

1964年8月1日,刘少奇在中央机关会议上说:"现在的农村形势,总的来说是好中有严重的敌情,在农村中有四不清干部和有严重问题的干部占到三分之一。暗藏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坏人和我们的敌人有一套同我们较量的手段和策略,比我们的一些同志要高明得多。我们是斗不过他们的。我们的四清工作队去了以后,有好多次都被他们赶了出来。……如果你们到了那里,没有人来赶你们,说明你们还没有真正的革命。你们到了农村以后,要做一两个月的秘密工作,扎扎实实地搞扎根串联。如果不这样,你们就不能开展工作。现在用毛主席过去那种开调查会的形式来了解情况,已经远远不够用了,已经过时了。毛主席的办法已经不顶用了。过去的四清没有从根本上取得胜利,可以说没有打过一个胜仗,而是打了败仗,王光美同志在河北桃园搞了四清,取得了一个很好的经验,这就是必须扎根串联。其他同志的四清,可以说还没有入门呢。都还没有走上正规,连一个公社也没有搞好。过去的一年是打了败仗而不是打了胜仗。我在这里宣布,取得一两个典型的直接经验对一个领导干部事关重要,如果还不下去,高高在上,那就没有资格当中央委员了……"(见师东兵《张春桥在狱中》第312页)

刘少奇以上的讲话,陈伯达在1967年3月9日下午,在军级干部大会上讲话是这样评价的,他说:"1964年刘少奇作了一个公开报告,反对毛主席。这个报告落在我们手里,把他反对毛主席的东西砍掉了,他就不让发表了。他对我说:'我的这个报告还要再修改,再斟酌,你们还是不要发表嘛'。他的报告,讲毛主席的调查研究过时了。他对这个问题强调了多次。说:'从中央委员到支部书记,如不按照我说的蹲点办法去做,还是按照毛主席的方法搞调查研究,就不要再作中央委员了,就别再当支部书记,也别再当干部了'。他就是用这个方法来改组干部队伍,改组党中央。他说的蹲点,就是王光美式的蹲点,是没有阶级分析的蹲点,是没有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蹲点。刘少奇就是抓住这个蹲点问题,想否定一切,打倒一切。同志们想一想,他的阴谋是多么的危险呀"!(师东兵著《秦城冷月》第776页)

刘少奇这个讲话虽然两处说法不太一样,但精神相似。(估计)毛主席对这个讲话是不满意的,一是对敌情估计比毛主席估计的还严重得多;二是说毛主席的调查研究"已经远远不够用了,已经过时了"。"毛主席的办法已经不顶用了";三是说过去一年的四清工作除了王光美的"桃园经验"外没有一个是好的,全部失败了;四是说一些干部下去蹲点如不按王光美式的蹲点,就不能当中央委员、支部书记和干部了。

这时毛主席可能才感到有一条与他对立的路线存在。因此,1964年11月底,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说:"还是少奇挂帅,四清、五反、经济工作,统统你管。我是主席,你是第一副主席,天有不测风云,不然一旦我死了你接不上。现在就交班,你就做主席,做秦始皇。我有我的弱点,我骂娘也没有用,不灵了,你厉害,你就挂个骂娘的帅,你抓小平、总理"。(见辛子凌著《毛主席全传》第四卷第373页)

看来毛主席这话是有情绪的,话中有话了。

1966年,江青把这个问题基本上说清楚了,她说:"从刘少奇的报告到王光美的桃园经验,以及和他们炮制的那个后十条,都是为了反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都是为了把毛主席赶下台而大造舆论的"。(《张春桥在狱中》第314页)

但真正分歧表面化还是1964年12月15日至1965年1月14日,制定《二十三条》的时候。

1970年,当斯诺问毛主席是什么时候要打倒刘少奇?毛主席说:"是制定《二十三条》时"。

1964年12月15日开政治局会议,邓小平说:"毛主席身体不好可以不必参加了"。(毛主席认为这是邓小平不让他参加会议)

1964年12月20日,毛主席在会上说:"地富是后台老板,前台是四不清干部,四不清干部是当权派。你只搞地、富贫下中农是通不过的,迫切的是干部。那些地富已经搞过一次分土地,他们嗅了。至于当权派,没有搞过,没有搞嗅。他是当权派,上面又听他的,他又给定工分,他又是共产党员"。

刘少奇说:"有三种人:漏划的地主,新生的资产阶级,烂掉了的干部。有的干部出身好,犯有四不清错误,同地富反坏勾结在一起;有的地富反坏操纵;也有漏划的地主当权的"。

毛主席说:"不要管什么阶级阶层,只管这些当权派,共产党当权派。发动群众就是整我们这个党。中心问题是整党,不然无法,不整党没有希望"。"先搞豺狼,后搞狐狸,这就抓到了问题,你不从当权派着手不行。根本问题就在这里"。

刘少奇说:"恐怕不能太绝对了。现在是党内外矛盾、敌我矛盾、四清四不清的矛盾,各种矛盾交叉"。

毛主席说:"首先是抓敌我矛盾的问题,重点要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刘少奇坚持:"还是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不是到处都有敌我矛盾。煤炭部、冶金部那个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毛主席说:"张霖之就是"。

1964年12月28日,毛主席拿着《宪法》和《党章》来到会场,讲话时说:"我们这些人算不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如果算的话,那么有没有言论自由?允不允许我们和你们讲几句话?你们一个不让我参加党的会议违反党章,一个不让我发言违反宪法"。

还说:"据我看,我们这个党至少有两派,一个社会主义派,一个资本主义派"。(辛子陵著《毛主席全传》第四卷,第373-375页)

从这以后,毛主席就认为以刘少奇为首的有一个司令部要打倒他。1965年国庆节刚过,他就对江青说,要赶快离开北京,慢了就走不了了。1965年10月他离开北京直到1966年7月才回北京。

1966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把刘少奇从第二位降到第八位时,毛主席还认为刘少奇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准张贴刘少奇的大字报,并说今后至少还能当中央委员。在10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当叶剑英等人把刘少奇批得很厉害时,毛主席叫停止批判。

后来毛主席得知"刘少奇在中南海他的家里,给好几个省市的负责人打电话密谋研究对付中央文革小组的办法和策略,指示是'什么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完全是空有其名。将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办法是对的,毛主席将来也要用那个办法,他用全会办法改组了政治局常委,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改组政治局嘛。我的意见是再拖一段时间,等他们的办法混不下去再说'"。(见师东兵著《张春桥在狱中》第十五章)

书中还说:"就在这时,刘少奇和中央的其他一些领导人打招呼说:'现在的红卫兵开始认识到谁的路线是对的,谁的路线是错误的。有些学生总是没完没了的揪斗我们的一些干部,动不动就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那有那么多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确实有一小撮坏人要乘这个运动整我们的干部,可以在学生中展开大辩论嘛。为什么这个时候不搞四大了呢?要搞,让我们的干部子女也站出来说话'"。(同上)

毛主席得知这些言论以后,就要与刘少奇彻底决裂了。他对中央文革说,你们在睡大觉,可刘少奇没睡大觉,等这条落水狗爬上岸,你们中央文革一个都跑不脱,你陈伯达投降人家还不要。

毛、刘之间的是是非非我无法评头品足。

我个人对刘少奇的看法是:我认为刘少奇当个助手是可以的,要当国家的第一把手就不恰当了,因为他的摇摆性很大,就"左"的方面来说,有时他比毛主席走得更远。

如1959年在庐山反彭德怀时,刘少奇说:"……我这个人历来是提倡''人崇拜'的,也可以说'个人崇拜'这个名词不妥当,我是说提高毛主席的威信。我在很长时间就搞这个事情。在'七大'以前,我就宣传毛主席;'七大'修改党章报告我也宣传,现在我还要搞,还要搞林彪同志、邓小平同志的'个人崇拜'。你们不赞成我搞,我也是要搞的,我不一定要人家同意的。我就是这么搞。有人借着反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要在中国反对毛主席的''人崇拜',完全是错误的,是一种破坏活动,是反对无产阶级的破坏活动。党要有领袖,领袖要有威信。恩格斯说:'革命无疑是天下最有权威的东西'而反对权威的,要么是散布糊涂观念,要么是背叛无产阶级事业"。

"要在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建立威信,被六亿五千万人口所承认,这是很不容易的的一件事情,这是经过几十年斗争考验才建立起来的。一个有威信的党,这个党又是由多少个固定的、被称为领袖集团的、最有威信的、最有经验、最有影响的那样的集团来主持,这几十年形成起来才可能把六亿五千人民团结起来,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战胜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而后战胜资产阶级,动员几亿人口来搞大跃进,搞人民公社,搞高速度发展社会主义。没有这种威信,特别是没多少的人的个人威信,革命和建设胜利是不可能的。破坏这种威信,就等于破坏革命和建设,为反动派效劳"。

"揭穿底,我看是这样的:彭德怀同志也不完全反对'个人崇拜'。对毛主席同志的'个人崇拜'他要反对;对彭德怀同志的'个人崇拜'他是不是反对呢?那就很难说。实际上他是高兴那个东西。这几天揭露的也是这个事实。与其你搞'个人崇拜',就不如毛主席同志以及其他同志搞'个人崇拜'好。彭德怀同志说我篡党,我也这样讲:与其你篡党,我看就不如我'篡党'好。老实说,你篡党我不赞成,如果你要篡我一定'篡'。你不篡,那好,我也可以不篡党"。(辛子陵著《毛主席全传》第四卷,第287-290页)

在党内搞"个人崇拜"的始作俑者就是刘少奇。林彪是个后生,只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1963年下半年开始的四清中,刘少奇确实"左"些,对干部的打击面大,新划的地主富农也很多。而且在他主持制定的后《十条》中,首次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从学者到百姓都错误地认为"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毛主席首先提出的。其实"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原文是1963年9月,刘少奇主持制定的后《十条》第一条里提出的。在这以前毛主席提的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还没有"纲"出现,直到1965年1月,制定《二十三条》时,毛主席才说"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1975年批判邓小平的《三项指示为纲》时,毛主席说:"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

关于刘少奇在四清运动中"左"的表现是极其严重的,当时在一些地方划的地主、富农、国民党、反革命、和平演变分子有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很多干部都靠边站。因此,在决定由刘少奇主持对后十条进行修改时,毛主席说:"不要搞大兵团作战(一个县有上万人的工作组成员);不要划那样多地主;不要使干部都靠边站"。

但刘少奇在修改时未采纳毛主席的意见。

关于刘少奇在四清运动中的"左"的表现,请详看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1110至1136页。

再从文化大革命来看,文化大革命刘少奇他们是同意的,贯彻是积极的。不同的是各人要搞的对象不同。毛主席要整走资派,这在《5.16通知》里说得很清楚。刘少奇是要整群众,这是在文革初期大家都能感受到的。

六月十三日,刘少奇在"批转中南局'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和"批转西北局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意见和部署"中,主张"对大学生中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一定要把他们揪出来。高中应届毕业生反党的,经过市委批准,可以批判和斗争,也可以戴帽"。批示说:"当牛鬼蛇神纷纷出笼开始攻击我们的时候,不要急于反击。要告诉左派,要硬着头皮顶住,领导上要善于掌握火候。等到牛鬼蛇神大部分暴露了,就要及时组织反击"。六月二十日,刘少奇对师大附中的工作组指示:"反对工作组的学生是一批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右派,对他们不能心慈手软。你们要采取引蛇出洞的策略,把他们的后台挖出来"。

六月二十一日,王光美以工作组的名义到清华大学,亲自发动反对蒯大富的斗争,把近八百多学生和教师打成"右派"和"反革命"。

六月二十四日,刘少奇再次指示师大附中的工作组:"你们要敢于碰硬,要追查反工作组的后台,对那些反动言论你们要驳,他们到底对不对,什么人在指挥他们?他们不听党的话,听谁的话"?

从七月八日到七月十二日,刘少奇几次到清华大学看大字报,听取汇报,他反复强调:"对一切极右派,只有和他们进行坚决的斗争,我们才有出路。不管他是学生还是教师,只要反党就要给他们以专政,这是毫无疑义的"。(见师东兵著《秦城冷月》第423至424页)

如果文化大革命按刘少奇这种搞法,更不得了。因此王山说:"最痛恨'文革'的其实不是一般民众,也不是知识分子,而是高干阶层及其子弟"。(《解释中国》第301页)

我之所以说刘少奇不宜当第一把手,不是因为叛徒的原因,也不是毛主席说他是走资派(刘死在毛主席之前,在毛主席死以前我是看不出有走资派的,走资派是在毛主席死了以后才看得出谁是走资派),而是因为他"左"得可爱(前面说了);右得出奇,"剥削有功","剥削越多越好"。

如果王光美和刘源说的:从解放后就有一条"刘邓路线"与毛主席对着干的话,那毛主席打倒刘少奇也就是天经地义了。

打油诗:《刘少奇》

"四二整风地位升,

个人崇拜带头人。

妻说反毛建国始,

刘邓路线果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