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张掖向西,过临泽、亭台,就到肃州。肃州就是酒泉,这就是关内第一个县,是各民
族杂居的地方,所以各类民族都有。有一种叫赫萨克的民族,他们有一种帽子叫英雄帽,戴
这帽的人,凡是杀一个人,就在帽上插一根鸡毛,杀人愈多,鸡毛插得愈多,就表示他是英
雄。这些人,脚很短,所以他们总是骑马的时候多,骑在马上,上山下山过河都可以,但是
下了马,他们就没有了办法。
在肃州,我们请了一次客,一共到了十一位客人:一、纳蒙克,二、他木龙(蒙),
三、马彦寿,四、马志强(回),五、雷廷龄,六、安维峻(藏),七、马通,八、哈一,
九、阿无阿林(哈萨),十、李志正,十一、赵天夫(汉)。
我认为这一次的请客,是最有意义的。我这一次请客,是请了各种民族。每个民族派代
表两人,所以,在席上有汉人,有回民,有满古人,有赫萨克人……。那一天,正好有月
亮,看着那塞上的月亮,心里有无限的感触。我们这许多民族代表,大家都坐在月亮底下,
毫无拘束地,毫无隔阂地畅谈,大家都很诚恳,坦白,我心里感到非常快乐。同时我更想到
过去我们认为西北复杂的民族问题,是容易得到解决的。平心说一句话,在边疆最坏的还是
做生意的汉人。我可以举个例子来讲: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个蒙古人在店铺内买东西,一样东
西是二元四角,一样东西是一元二角,蒙古人因为知识程度低,算了半天,不能结出个总数
来,那家店铺内的人就说:“算了!你放下五块钱,走好了!”那一个蒙古人没有办法,只
好给了五块钱走了。好像买黑羊皮袍,在肃州一带向蒙古人买,每件只要二百多块钱,但是
商人把它搬运到兰州就要卖三千块钱。这些事实,我们看了是非常气愤的,所以,我相信边
疆的少数民族,还是真诚、坦白、单纯的,将来我们要建设西北,只要我们能够实现总理的
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定会亲密的团结起来。过去回汉之间,曾经发生过好几次很大的冲突,
但是差不多都是为了很小的事情。听说有一次是为了回教的人演戏,汉人的小孩子来看戏而
闹起来,有一次为了汉人在回教人家杀一只鸡没有把毛先拔掉而闹起来,我们相信这些情形
不应该有的,将来也一定不会再发生的。
那一天晚上,我们大家谈得很高兴,什么民族问题都讨论而得到了解决。后来,还举行
了游艺,蒙古人出来打了拳,藏民演了一个小孩子不去看羊的戏剧,回民真奇怪,他们唱了
一个满江红的歌,赫萨克跳了一个打老虎舞。直闹到天亮,实在太有意思了!
在酒泉,有一个边疆青年训练班,这里有藏人、回人、蒙古人、汉人和赫萨克人,都是
三十左右的青年,在那里受严格的军事政治训练,每个民族都是用自己的文字讲演,但是有
很多人都在那里学汉文。我觉得这个青年训练班,对于西北的建设,一定会起很大的作用
的。
有一位赫萨克的领袖马通先生,亦在那里受训。他很懂得政治,同时还希望到重庆去受
训。
经马通的介绍,还认识了二个年老的赫萨克人。有一个人说:“我们离开了家,带了
马、炮,到中国来,是为了蒋委员长精神的感召,我们愿意绝对服从蒋委员长打日本人。”
那天晚上,我本来想留他们住在招待所,但是他们无论如何不肯,因为他们的风俗是不
住房屋而一定要住在野外的篷帐里,这或许也是他们爱自由的民族性的表现。
他们走的时候,唱了一个歌,其中有一段的意思是:“有水有草就住下来,吃牛奶吃羊
奶大家长大起来。”
离开酒泉的那个早晨,青年训练班的朋友都到车站上来送行,我心里感到非常兴奋,很
坚决的相信,将来新西北一定要在这许多新的西北青年中建设起来的。
酒泉,学校很多,有河西中学,有国立师范,所以教育相当发达。
过了肃州,就是胭脂山。蒙古人有一句俗话:“夺我祁连山,使我畜牧不繁殖,夺我胭
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确,胭脂山的土色非常的红,真象胭脂。祁连山的白雪,胭脂
山的红土,在塞上是相映成趣的!
在胭脂山的附近,有一个地方叫黄羊山,在那里附近有很多的黄羊,时常下山来吃水吃
草。过路的旅客,常常用枪来打它们。我们的汽车经过黄羊山脚下时,确见几百只黄羊正在
那里跳跃,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同时那里还有一种草,好像刺一样的,本地人叫他为骆驼
草,因为只有骆驼才吃那种草的。最好的骆驼,在这里要卖一千五百元,最次的亦要卖八百
元,骆驼毛可以卖四块钱一斤。骆驼可以三天不吃水,所以是沙漠中绝对好的运输工具。到
了夏天,骆驼就不做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