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向世界表明其言论有自由,中共对外宣称“中国没有新闻检查制度,我们的媒体享有充分的自由”。而实际情况是中共使用各种办法,对媒体实行全面控制,远比事后简单的检查制度更为严厉和隐蔽。
外部控制
中共对舆论实行细致入微的全方位控制。从中央到省级和市级都有一个宣传部,其职能就是舆论控制,对相应级别的党报进行指导。各级的《宣传动态》就是这类刊物,中宣部平常每个月下发一本,省委宣传部半月下发一本,市委宣传部每周下发一本,主要是指导报纸如何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规划最近一段时期应集中报导的内容。大到宣传中共的方针政策以及对重大事件的评论小到对不符合党性要求的艺人的封杀,都会给予规定。
宣传部们还对报导的原则做出指导。如对腐败案件的报导不要集中于一个时期,以免让群众产生“中共政权贪污腐败问题严重”的感觉;公安局抓捕坏人的报导多报,杀人的报导少报;案例不要报细节,不要让人借案例攻击中共政权;对下岗工人的生活状况要从中共政权对他们的关心出发进行报导,而不要单纯渲染下岗工人的穷困等等,不一而足。
宣传部对不登的内容也有明确的规定,如一些敏感时期如每年的“六四”前半个月,不能出现有关政治、经济包括社会新闻方面的负面报导; 1999年以后,在法轮功创始人的生日附近日期要避免在媒体广告中出现“祝贺生日”等字句,内容要严格审查;不要擅自公开报导重大疫情,影响社会稳定;对于中共统治不利的社会的阴暗面如拐骗儿童、吸毒贩毒、卖淫和侵犯人权以及涉及党的高级干部贪污腐败等方面报纸不得随便公开报导,要以形势大好来维护中共的形象。像2005年中国民众的维权抗争风起云涌,这类新闻在中共控制下的报纸中人们是看不到的。其中如震惊世界的广东汕尾的枪杀村民事件,《人民日报》就只字不提。
对于敢于报导社会真实、针砭时弊或者敢给中共领导人提提建议的个别报纸,毫无例外都被中共查封。据著名政论家曹长青透露,2003年中国关闭或整顿了六百多家报纸。
内部控制
在人民日报内部,通过经常的传达文件领会中共高层的意图、定期政治学习进行洗脑和参加党组织活动进行检讨总结,对从业人员实行精神控制。报社的编辑和记者都按级别评定职称。评定职称的标准,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而四项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根据职务职称级别的高低在工资、医疗、住房等方面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对从业人员进行物质控制。如人民日报社社长与部长平级,享受部级待遇。精神和物质的控制使得报社从业人员规规矩矩,听党的话不敢打折扣。
对于具体的业务,还要从制度上程序上严格控制,保证报纸的内容上完全符合中共的要求。一篇文章的刊出一般都要经过这样的程序:记者采访、写出文章;编辑按照四项基本原则对文章进行修改,然后送到各个专业编辑组长手里;编辑组长又进行一次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标准的修改;再送到部的副主任手里,进行又一次四项基本原则的检查修改;下一步是由部主任再进行一次检查。部主任检查通过了,可以打印后拼版成为大样上的一篇文章。大样出来后,要送给主管副总编辑审阅,进行又一次的检查。
除了从编辑—专业组长—副主任—部主任—主管副总编辑5道检查程序,还要由专门的检查组和校对组进行检查校对。检查组重点检查政治内容和专业数据;校对组主要负责校对文字,也要检查政治、经济问题。 就是在文章印成报纸后,中共中央宣传部还有专职的审读员。
四、中共危机下《人民日报》如何生存
在原苏联和东欧共产阵营垮台,自由民主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潮流的今天,世界各国经济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中共政权面对生存的严重危机也进行了一些改变,《人民日报》在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也建立了一套新的机制。
经营走向产业化。
在民主国家里,传媒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决定媒体生存与死亡的是市场。而《人民日报》作为一个统治工具,一直是中共政权把它养起来,所以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媒体。它与世界上公认的媒体的运作规则背道而驰。
中共政权面对合法性危机,大力开展包装工程。如对外也签署什么人权之类的条约,尽管阳奉阴违但还是要做做样子。对内也制定什么法律,让人感觉法律健全,实际情况是法律对中共有用时则有效,用来装点门面编出来以示公正的条文,如对其不利时则是废纸。对于传媒界推行产业化,明曰与国际接轨。现在的《人民日报》其旗下已经拥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形成了产业。但是实际运作上,中共对《人民日报》的控制和管理却丝毫没有放松。
现在中央党校每年都要举办新闻媒体领导人员学习班来加强对新闻媒体的控制。按中共的话说就是“对公共舆论的领导权关系到党的兴衰存亡”。三个否定,即否定媒体是党的喉舌、否定媒体的党性原则、否定党对媒体的领导与管理,是受到中共坚决批判的。陈云在1984年改革之初即公开提出“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
宣传走向精致化
共产主义在当今世界已经彻底破产。中共打起了“中国特色”的旗帜,怎么合适怎么来,曰“与时俱进”,所谓的“共产主义”,现在的中共内部也没有人再相信这套东西。中共统治集团死死的控制着政权,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要拚命保护自身的利益。那么,怎样能够使人们继续接受中共,承认其合法性,就成为中共宣传的当务之急。
过去《人民日报》一贯的低级辱骂和粗糙僵硬的宣传已经不被人们接受。为了延续中共的香火,《人民日报》的宣传也在逐步走向精致化。
首先,让民众相信中共的统治是最好的统治。对中共的华丽外衣宣传永远是《人民日报》的主流,对于民众的疾苦,百姓的冤屈,中共体制的腐败,社会环境的恶化等真实方面的消息不报或少报,即使如灾情这类的负面消息,《人民日报》都把它变成了中共官员们如何勤政的业绩宣传。
《人民日报》在报导天灾时,就着重报导中共政权组织救灾活动,以及在救灾活动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如对萨斯病的报导,当时已经很严重,可是中共为了“稳定”还一再隐瞒。在被迫公开的情况下,却又完全成了宣传中共在萨斯危机中的功绩的机会。
2003年4月29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斗争……使人们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党”。《人民日报》 2003年5月15日发表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把流行萨斯病跟三个代表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倒下一个,跃起一群,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人们对党和政府更加信赖,更加拥护”,“深切感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可以看出,经过中共一番导演,《人民日报》等宣传工具一番造势,萨斯危机不仅没有挑战中共政权的合法性,反而强化了它的合法性。《人民日报》的宣传可谓费尽心机了。
对于中共官员大面积腐败的今天,《人民日报》即使在不得不报导贪污腐败案件时也是把重点集中在中共如何痛下决心惩治腐败上,而不是腐败有多严重。每一次中共高官的贪污腐败劣行曝光都被解释成中共反腐的成绩。
如今的人民日报的触角也伸展到汽车、金融证券、休闲等领域,看似由其主办或主管的这一类子报子刊与政治无关,其实都是为其主旨服务的。这种商业化与庸俗化的刊物也起到一定的麻痹作用,使人们对政治的热情逐渐衰退,对金钱的追逐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目标,客观上起到了接受中共默认其合法性的作用。这些通过隐蔽的方式把意识形态与知识性、可读性结合在了一起,都是《人民日报》整体宣传精致化的一个组成部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