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国 (美国)
自2004年3月焦国标在互联网上发表“讨伐中宣部”一文后,中国大陆社会和焦国标本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家社会方面,胡锦涛接掌了军委主席之后,发表了要向朝鲜、古巴学习的高论,意识形态方面出现了不少向毛泽东时代复辟的迹象,对于焦国标所讨伐的中宣部,胡锦涛变得更加依赖了,对舆论对网络控制的力度也前所未有的加强了;而焦国标本人遭受的迫害压力也在不断升级,先是丢掉了教职——被剥夺了上讲台授课的权利,甚至他的名字在网路上面成为非法词语被屏蔽,在国内媒体上发表文章和出版书籍的权利也被剥夺,接着因为他不顾校方的反对,接受美国民主基金会邀请到美国作访问研究,而被做了“自动离职”的处分。
然而焦国标并没有屈服,他把这种不幸的遭遇看作是“为打破传统需要付出代价”,反而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拿起笔,作刀枪”,连续不断地撰写文章,对与中国相关的各类敏感话题,发表着焦国标特色的评论。一些约定俗成的观念或传统,比如祭拜黄帝陵、比如中国租界、比如对战争和当代国际关系等等,在他的笔下遭到了史无前例的颠覆性批判。他那敏锐的思想和犀利的文风,尤其是他“阳光男孩”式的做派,那种不知道躲闪、不善于掩饰、不谙世故的勇往直前精神,勇于深入核心问题的大无畏胆魄,“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全方位出击,已然开了风气之先。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北京着名记者、作家戴晴以她别具一格的深入调查报道,也曾开倡了当时的风气,尤其是她对《梁漱溟王实味储安平》(江苏文艺出版社)历史冤狱的揭露,被外界视为“颠覆了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相比之下,焦国标面对的是严酷的现实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焦国标自称“ 我的所有做法就是要麻木掉一切敏感,把一切(中国的)敏感(问题)变成正常状态下可以处理的关系。”把戴晴和焦国标放在一起,可以看到这两位开创风气的新闻工作者,代表了中国社会两个不同的时代。有共产党高级干部血统的戴晴,代表了推进中国开放改革的第一级火箭;而农家出身的焦国标已然超越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补台”的境界,更像是代表中国知识分子进入了向中共体制直接宣战的新阶段。
焦国标的探索在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也开始结出了果实,目前正在美国访问研究的焦国标,今年4月出版了来到海外的第一本文集,该书收入了由二十一世纪中国基金会资助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丛书”,仍以《讨伐中宣部》为书名,全书分四个部分,汇集了他的政论和新闻学论文,第一部分除了“?伐中宣部”的原文,其他事与这篇文章相关的“我的后《讨伐中宣部》时代后“讨伐”时代之随感录、“不能给焦国标这个讲坛”、给北京大学领导的四封信、我为什么要写《讨伐中宣部》。第二部分是以写政治人物为主的评论,主要有“人权三题”“毛泽东二题”、“赵紫阳三题”、《环球时报》专捧老年独裁者。第三部分内容是国家制度和对外关系方面的评论,如“我反对台独,更反对动武”、“外国记者对中国是有恩的”、“评中说西”、“论列邻邦”、“上帝死了,真主咋办”、“丑陋的东方”、“联合国的合法性及其未来”、“为美国辩护”。第四部分集中了近年来的新闻学论文和随笔,如“中国信息猪圈共有几块顽石砌成”、“中国开放报禁的三种途径”、 “论兼听权”、“谁是对外传播学之父”“美国归来答客难”。北京新闻界的老前辈何家栋先生写了序言。
《讨伐中宣部》自发表以后,通过互联网迅速传遍了全世界,焦国标一举成名,他的着作文章洛阳纸贵,风行一时,并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初期对中国知识界、新闻界影响最大的一篇文章,洛杉矶加州大学的校刊评价道,“因为他公开地站出来反对对新闻和媒体进行检查的宣传部门,焦国标已经成为中国精英的一个典型……成为中国社会反对限制新闻自由的一个英雄。”《纽约时报》的评论则说,“他的文章很快成了轰动一时的地下出版物。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公开地说出了许多记者和知识分子在私下表达的意见,更因为他的公开批评尽可能地尖锐直率。”
如今在北京的知识分子中间,甚至在共产党的官场中争看焦国标的文章已经变成一种风气。五月二十四日,《纽约时报》刊登了该报专栏作家、前驻北京首席记者、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纪思道(Nicholas Kristof)从北京发回的报导,报道称“已被官方列入黑名单的着名学者焦国标,仍在撰写一些措辞严厉的文章,并在全中国的电子信箱内流传着。一名中国政府高级官员向纪思道表示,不读中共文件也无所谓,但绝对不能不读焦国标的文章。”
焦国标已经变成一种象征,他的精神勇气已经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子,他的思想观点甚至他的生活遭际,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和新闻界的一个重要参照系数,观察这种“焦国标现象”,毫无疑问是研究中国迈入后集权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相信他的新书可以提供第一手的素材。
七月七日,焦国标先生荣获美国纽约的万人杰新闻文化基金会第十三届新闻奖。表彰他为争取新闻自由奋斗,为支持社会公益发声,在险恶环境中,挺身而出,言人之所不敢言,为中国新闻界树立令人钦佩的典范。与北京当局的倒行逆施形成鲜明对比,时代潮流和历史正义成为焦国标的坚强后盾,焦国标对此感到安慰和无比的荣耀。范文澜说研究历史“板凳要坐十年冷” ,焦国标则轰轰烈烈“发誓用十年时间唱衰中宣部”,如今还只是第二年而已,后面的路还很长,我深信坚持到第十年的焦国标,将会有比今天更大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