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 年1月3日,国民政府任命蒋介石就任国府常务委员一职。次日,蒋由上海到南京。8日,国民政府重新任命蒋介石为北伐全军总司令,次日,蒋通电继续行使总司令职权。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于2月4日通过国民政府组织条例,设内政、外交、财政、交通、司法、农矿、工商七部。7日,推蒋介石、谭延闓、戴传贤、丁惟汾、于右任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推国民政府委员四十九人,谭延闓、蔡元培、张人杰、李烈钧、于右任为常务委员,谭延闓为国民政府主席;推军事委员会委员七十三人,蒋介石为主席,策划继续北伐。
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听取了蒋介石的建议,即为了取代共产党鼓动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国民党应提倡国内互助和合作精神。一切宣传以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为基础,一切受共产党影响的口号都应停止使用;党的出版物应予以严格监督;对外事务的一切公开言行应符合党的政策;国民党应予净化;清楚群众运动中的共产党影响;学生应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国家建设方面。上述建议很快获得了通过,并预示了国民党以后的发展方向。
随着政治上安排的完成,蒋介石于3月31日自南京赴徐州,督师北伐。5月3日,济南惨案发生,乃绕道继续北伐。此时在北京的奉系张作霖为了避免受困,同意撤出北京。6月4日,张作霖离京返奉时被日本关东军暗杀。8日,北伐军進驻北京。阎锡山任北京卫戍司令。次日,蒋以北京克复,向国民政府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及军事委员会主席职。15日,国民政府对外发表宣言,称全国实现了统一。次日,国民政府派何成浚、周震鳞等往北京接收各机关。蒋介石表示国都早已决定南京,不应再加讨论。外交部通知北京各国公使,派员与国民政府接洽外交。
而经过北伐后的蒋介石在国民党的地位已是举足轻重,成为国民党的新领袖。
北伐胜利后,8月8日,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在南京正式开会。11日议决训政时期遵照总理遗教,颁布约法,逐渐实施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院。10月 3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8日,中央常务会议通过任蒋介石、谭延闓、胡汉民等十六人为国民政府委员,蒋任主席。谭延闓、胡汉民、王宠惠、戴传贤、蔡元培分任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院长,五院组织法亦陆续公布。10月10日,新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及各委员宣誓就职。随后,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及十部长就职,司法、立法两院亦陆续成立。
12月29日,东三省易帜,奉系张学良通电称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管辖,中华民国的统一到此实现。
|